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这项技术发明可让颌骨缺损患者变美丨湖南科技奖中的长沙力量③

来源:掌上长沙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4日 作者:徐运源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3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颌骨疾病治疗后可能严重影响面容,这一消息对于一名处在花样年华的姑娘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幸运的是,医生使用了最新的技术发明,让她花更少的钱在治好病的同时还保住了面容。今日,全省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长沙召开,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南大学共同完成的项目“颅颌面植入物个性化成形机器人及颌骨精准外科技术系列发明”,获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攻克国际前沿难题

由战伤、车祸和肿瘤等导致的颌骨缺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致残率非常高,每年有大量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这种疾病,需要用到植入物,把骨块拼接在一起进行固定。我们做手术时,会根据患者下颌骨形状,用钳子手工弯制钛板,这是一个非常费时费力的过程,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医生也需要花2至3小时。”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教授蒋灿华介绍说。

由于颌面部与患者的语言、咀嚼、呼吸等一系列功能密切相关,并且影响患者容貌,因此对手术的精度要求极高。而植入物多为金属材料,成形过程非常困难。手工弯制成形一直存在精度不足的问题,由此可能导致手术的许多并发症。

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了颌面骨重建“精准外科”的突破口,也是各国争先抢占的制高点。“我们团队持续开展研究,2019年就跻身国内颌面精准医疗第一梯队。但在继续研究时,我们发现了新问题,那就是植入物要如何精准完成个性化成形,成为了打通数字化全流程颌骨修复重建环节中的重要堵点。”项目技术负责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主任医师梁烨说。

国际上的主流做法,是通过3D打印增材成形,实现个性化生产。但它也有明显的劣势:市场准入难,生产周期长,价格昂贵。

项目团队创新提出等材成形技术方案,希望实现低成本、高精度、高效率的目标。可要想到达理想的彼岸,需要突破重重难关。

“最难的就是金属冷弯成形的回弹精度控制,这在国际上都没有先例。”蒋灿华手拿一块金属条介绍,我们用手弯折15度,一松开它一定会发生回弹,这个回弹量足以影响一个人的容貌。

如何防止金属条回弹呢?工业上常用加热来解决。但作为医用植入物用的金属条却不能这么做。“医学用金属条,都有医疗注册许可,一旦加热,金属条性能就发生了变化,再使用时就需要重新去做医疗注册许可,成本将大大增加,这背离了我们的初衷。”蒋灿华解释。

团队被这一难题困扰了10个月,项目一度停滞不前。直到有一天梁烨突然想明白:医生在弯折金属板子时,手感很重要,当感觉没有弯到目标位置,会再多弯一点,当感觉差不多了就会停下来。

是否可以让机器也有这种“手感”呢?团队沿着这一思路,破解了一系列算法难题,最终发明了全球首台“颅颌面植入物个性化成形机器人”。

“遵循着医疗习惯找问题的解决方案,把医生的经验数字化,解决问题就变得容易了。”梁烨感慨,把手动弯折过程变成高度自动化过程,且精准成形,国际上目前仅有这一团队完成了技术突破。

1000多名患者受益

生产成本比国外产品更低,而贴合精度更优;完成患者颌面部的CT扫描后,在计算机上就能完成设计,然后直接通过机器人完成加工……如今依托该成果,金属植入物的弯折成形高效、快速。

“我们可以看到通过机器人弯折好的钛板与患者颌骨形态一致,贴合良好。”蒋灿华指着一段医学影像介绍,过去,留住面容和保持经济性,对患者来讲是不可两全的事。团队将“不可两全”变成现实。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能为每例患者节约数万元,由此每年节省的医疗费用可达数亿元。该项目在国际上开辟了全新的个性化等材成形赛道,形成了引领全球的数字化颌面精准整复中国方案,极大提升了国产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蒋灿华介绍,目前成果已在全国应用到1000多例患者身上,让他们术后拥有了更好的面容。这一技术拯救的不单单是1000多名患者,更是1000多个家庭。

在湘雅百年的红砖碧瓦后,记者看到的是新时代医者的大爱与执着。无影灯下,他们是一群外科大夫;实验室里,他们是一群科技逐梦者。蒋灿华说,团队还在迭代优化项目成果,希望未来精度更高、速度更快、成本更低。他们希望不断扩大技术的应用范围,让更多的患者和家庭受益。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