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院士“下海”为哪般? 何继善、黄伯云、古德生谈二次创业

来源:长沙晚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2年06月19日 作者:金雄伟

“以前觉得办公司不好意思,现在觉得不办公司不好意思。”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启动以来,一批两院院士大大方方地竞相办起了自己的公司。据统计,湖南目前已有地球物理学家何继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10多名院士入园创办或领办20余家高科技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并迅速创产值20多亿元。院士们的二次创业热潮,在湖南乃至全国都产生了巨大的辐射和示范效应。

在人们的印象中,院士应在书斋中,在实验室里,如今却“下海”了。院士们奋斗一生,功成名就,为何还要涉足新的领域,到市场上去摸爬滚打冒风险呢?

何继善:“下海”为年轻人引路搭桥

中南大学教授、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何继善院士,是落户岳麓山大学科技园的第一只“金凤凰”。经岳麓山大学科技园这个“红娘”牵线搭桥,他找到了两个合作伙伴,自己出技术,另一方出钱,以自己名字注册创办了湖南继善高科技有限公司。他领着9个博导、30多位教授及一批拥有博士、硕士以上学历的科研人员,经过两年的研制开发,研制出了包括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底电磁探测仪器在内的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其中已规模化生产的堤坝管涌探测仪,攻克了世界性难题,成为目前国际惟一能在汛期恶劣条件下快速、准确探测管涌的高科技产品。谈到自己创办企业的原因时,他解释说:“我在高校这么多年,感觉到大家都渴望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都说转化率太低,但又觉得转化不是我们搞的事情,于是抱着自己的成果等人来转化,等啊等,结果等来的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心血结晶‘老死深闺’,令人扼腕痛惜。中国加入WTO后,面临很多机遇和挑战。一些外国公司涌进了中国,可以说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新的战争。为了立于不败之地,中国民族工业需要大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同时需要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企业家,需要‘元帅’、‘将军’。这样的企业家只能从实践中培养。我们‘下海’是为年轻人引引路,搭搭桥!”

黄伯云:为高科技民族工业添把火

中国工程院院士、粉末冶金学家黄伯云,这位14年前放弃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毅然回国创业的留美博士后,凭着振兴高科技民族工业的雄心壮志,在航空制作材料、高温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材料研究与应用方面开展了许多创造性的研究。今天,他又雄心勃勃地创办了两家高科技实业公司,并担任法人代表。公司生产的C/C航空刹车盘,产品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一举打破美、英、法三国在市场的垄断局面,现已创产值数亿元。谈起这些,他满怀豪情地说:“从事科研是第一次创业,搞产业化是我的第二次创业,或许第二次比第一次更为艰辛,但我义无反顾。你看,知识的干柴早就堆砌如山,现在急需添上资本的烈火,再启动现代企业制度的鼓风机,我们的高科技民族工业才能真正‘火’起来。中国人应该有这个雄心壮志。”

古德生:促进成果的转化,体现知识的价值

古德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他开创和发展了振动出矿技术与矿床连续开采技术新领域及其有关理论体系,发明了颠振型振动出矿机,研制出多种新型振动设备。在谈到创办以所在科研所为主体的股份制公司———长沙拓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时,他说:“我带领课题组以技术入股创办企业,不仅能够促使成果的转化,而且能够体现知识的价值。大锅饭的彻底打破,将进一步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公司的经济回报又能为科研增加后劲,使产学研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