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武给本地公司重组支招
来源:深圳商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2年09月09日 作者:梁惠元 张莹
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陈志武先生昨日在本报演讲时,就深圳本地上市公司重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上市公司的并购与重组最好由企业与股东决定。
让市场决定的传统不要丢掉
深圳本地上市公司现有近80家。由于多种原因,近年来它们的经营业绩已有所下降,融资功能也不能充分发挥。尽管多年来资产重组活动从未间断过,但成功的案例数量有限。目前,社会各界“加大深圳本地公司重组力度,重振深圳市属上市公司”的呼声日隆,并对深圳市政府抱有很大期望。
对此,陈志武称,并购重组确实是改变企业状况、提升企业效益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但资产重组应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主要由企业及其股东来决定。政府只是出一些间接宏观政策,适当地进行一些引导和协调,而不应该干涉和过深介入。深圳市政府在这点上做得很好,这种传统应该继续发扬。目前国内有些地方在上市公司重组中,注重无偿划拨资产或债务豁免等行政“输血”措施,其实这是不利于上市公司内部“造血”功能的培育的,同时代价也是很大的。
深圳创业板应尽快推出
陈志武说,深圳的创业板应该尽快出来,对于应不应该开、能不能开的问题不应讨论那么久。目前“证券法”、“公司法”的一些规定对创业板的开设有所不利,比如公司上市必须连续盈利等。但这些条款是可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修改的。至于创业企业是否盈利并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其实是加强监管,保证信息的透明、真实和准确。
他认为,有关方面应加快创业板筹备工作,及早明确创业板启动时间。迟迟不开,导致创业投资退出渠道不畅,高新技术产业融资受阻,使国际上一些原来有意到中国投资的创投机构也搁置投资计划,静观中国创业板市场走向。
同时,创业板出台的时机日趋成熟,国际、国内环境也比较有利,积极因素有所增加。一是国际、国内股市整体上都有所降温,泡沫现象有所缓解。这种市况,有利于增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对防止创业板市场启动初期的过度炒作非常有利。二是随着中国证监会加大监管力度,逐步完善监管方式方法,证券市场的违规现象得到了明显遏制,为创业板市场启动后实施严格的监管措施提供了有利的氛围。三是“9·11”事件以后,国际经济出现若干不稳定因素,及时推出创业板,有利于国内抓住国际资本调整投向的机遇,吸引海外资金和人才。四是国内已经形成了大量的社会资金,正在观望和寻找出路。及时启动创业板,有利于将这部分资金引导到产业投资领域,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为拉动内需增加一个强劲的引擎。
国有股减持方案今年难以出台
身处海外的陈教授对于国内的国有股减持问题一直很关注,并作过深入研究。他在去年12月提出的一种颇具创意的思路(国有股转换成流通股,并直接过户给社保基金,社保基金再实行“指数基金”的投资策略),曾被认为是一种最简单的减持办法,受到不少市场人士的关注。
如今,陈教授在回答有关国有股减持问题时说,从理论上讲这个问题要尽快解决,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它远比人们想象的复杂得多。他认为,有关方案也许今年不能出台。
陈教授称,“当初我提出的解决办法最简单,不知能否被管理层接受”。他说,目前他有一个更好的思路,即将国有股的50%转换成流通股,并直接过户给社保基金,另50%向原流通股东竞价配售。至于竞价的具体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
外资对介入中国证券市场兴趣很浓
陈教授称,外资对介入中国证券市场兴趣非常大。据了解,很多华尔街公司暗中寻求在中国合资,他们中有的就直接与中国证监会洽谈,而且一些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已经斥资在中国各城市进行前期调查和洽谈。美林、高盛、大通、德国商业银行等很多外资机构都在做这方面的工作。目前来看有关业务并不会带来什么直接的巨大收入,他们的眼光主要是着眼于长远的未来。
陈教授说,外资介入的主要策略和方式是收购国内公司的股权。中国品牌好、信用好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最有可能被外国企业收购。很多美国公司愿意采取兼并、收购策略,不仅证券业,保险、税务代理等很多行业也都是如此。毕竟从零开始会栽很多跟斗。他们选择合资对象时则注重其品牌和信誉。
证券民事赔偿将获重大进展
国内的证券民事赔偿在中国的启动进程缓慢,目前尚无一个成功案例,甚至连正式开庭的情况也没有。对此,陈志武称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国内毕竟在该领域是个空白。不过,“据我所知,高院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也在尽一切努力。其中包括派出很多法官到美国等国学习,非常热情地了解侵权法、损失赔偿的计算、举证责任、诉讼方式等业务细节”。
陈教授称,国内将很可能在证券民事赔偿案件中,实行胜诉才收费、在一定程度上集体诉讼等制度。从目前的情况看,将有几个案子会陆续开庭,这是令人鼓舞的。
相关连接:
陈志武,1983年获中南工业大学理学学士,1986年获国防科技大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也是价值引擎公司创办人ZEBRO对冲基金首席投资经理。因其出色的学术成果,多次获得美国重大学术奖项:如1994年论文《人口老龄化和资本市场》获默顿·米勒研究奖(以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默顿·米勒命名的奖项),论文《日本基于产出为基础的资产定价》获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研究奖。1999年,被聘于太平洋资本市场研究中心研究院,并获得Pacosotter研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