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似梅花香在前 弟子忆恩师陈国达院士
来源:长沙晚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4年04月14日 作者:卿永锋
陈国达院士生前准备将自己最新的学术成就《活化构造成矿学》,赠送给同为学地质专业的温家宝总理。
昨日,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梁新权差一步就能见上恩师——陈国达院士最后一面。他从外地到长沙出差,准备到陈老家看看他,谁知,来他家的路上却听说老人家已于4月8日4时23分因冠心病突发溘然长逝。这个长相威武的男子汉伤感地叹息:“老人家还给我们留下了一段他创造的历史。”
同样,刚到长沙的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李峰听说陈老病逝的消息,辗转问到陈老位于中科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的家,面对陈老遗像连鞠三躬后,回忆起11年前,82岁的陈老带领他们一群年轻小伙子和外国地质学者攀登黑龙江五大连池进行实地勘测的片断:五大连池是火山地貌,很陡峭,平均坡度有三四十度,陈老一个人领着大家冲在前面,眉飞色舞地为那些外国地质专家介绍。“一个耄耋老人拖着一身的病,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工作,那种敬业精神,让人敬意油然而生。”李峰很崇拜地说起陈老的故事。
像李峰一样,陈国达院士的任何一个弟子都能讲上几段体现老人“德勤、勇慎、严实、坚恒”的治学科研格言的故事。“陈老利用时间的方法很特别。”龙淑贞上世纪70年代末大学毕业,就一直是陈老的学术秘书。据她介绍,陈老出差总要带个笔记本,火车上、飞机上,老人经常突然在本子上写写画画,他是把自己闪现的灵感记下来。
在老人家简陋的房里,有两张用破旧的“毛边纸”写的对联:品似梅花香在前人如秋水正为神,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这是老人生前最爱的一幅对联,是老人的一个学生写的。龙淑贞捧出一本厚厚的《活化构造成矿学》介绍,这是老人生前最后一本专著,去年才完稿,有108万字,代表了老人最新的学术成就。老人还有一个今生未尽的课题:“湖南大地构造数学信息系统”的省级课题研究,他在九十高龄时承接了这一课题,原准备在今年上半年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