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的院士
来源:长沙晚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4年11月16日 作者:李杜 陈国忠
近日,在中南大学,记者随湖南省科技新闻学会采访团,对被称为“中国科技界霍金”的金展鹏院士进行了采访。一串串动人的故事,有如岁暮暖暖的冬阳。
研究成果震动中外
金展鹏今年66岁,曾于1960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相图与相变理论研究。相图在材料学中主要是指导材料设计,其作用有如材料科学的“地图”。与世界相图计算事业相比,我国尚处于相对落后状态。1979年,在中南大学任教的金展鹏被选派去瑞典深造,在相图实验测量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德国一科学家曾用52个式样测量出一个等温截面,金展鹏只用了一个式样。这就是他首创的“三元扩散偶——电子探针微区成分法”,被国际上称为“金氏相图测定法”。他的“热化学磁矩法”及相图数据库,也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引用,其中关于氧化物陶瓷的研究成果已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美国宇航局成功用于有关材料的设计。
全身只剩脖子能动弹
然而,就在金展鹏进入花甲那年,不幸降临:他颈椎病突发,经医院全力抢救脱险,却从此瘫痪在床,全身上下只剩脖子能够动弹。瘫痪在床的6年里,他不仅以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当选为中科院院士,还培养出了20多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中南大学商学院01级工程管理专业的赵朝阳,是两年前与金展鹏结下忘年交的。那时,他在学院附近的星园看书,总能见到一位鹤发慈颜的老人傍晚坐着轮椅上看风景。有一天,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走上去对老人说:“我陪您走走,好吗?”老人特高兴,还费力地伸伸脖子。赵朝阳低头一看,发现老人的手指关节全都变了形,全身只有脖子以上还能动。他们边走边聊,在地学楼前下坡路段,毫无经验的赵朝阳简直被轮椅拉着狂冲下去,吓得路人大叫,老人却一个劲安慰:“没关系,没关系。”这个老人,就是鼎鼎有名的金展鹏。
赵朝阳告诉记者,金院士非常热爱生活。他听说学校图书馆二楼收藏有迄今世界上最大的菊花石,就一定乘电梯亲自去看;还有一次,他从电视里听到一个金融学的术语“期权”,歪头想半天没弄明白,就去找商学院的大本学生请教,直到弄懂才罢休。
小木架伴他遨游书海
而一回到兼研究室的家里,金展鹏的生活又是另一番艰辛景象。他的办公桌就倒悬在床头,那是金展鹏的妻子用几根废弃的木料钉成的一个三角形小木架,用绳子固定。需要阅读的书籍,金展鹏就请妻子拿来放在读书架上,自己躺在床上,一行一行扫读。看完一页,他就按下门铃,家里人就跑过来给他翻页。6年来,金展鹏就是以这种特殊的姿势在书海中艰难遨游。当他有所得而需要进行研究时,就会在大脑中先仔细琢磨构架,再请学生照他的口述进行记录,以这种常人无法想象的方式,完成一个个科研课题。
即使躺在病床上,金展鹏也从没有减少对学术前沿发展的关注。他经常会让老伴打电话叫学生与他一起讨论问题,病重得头抬不起来,就要学生把文章一段一段念给他听。1998年,他在病床上度过的那9个月里,先后指导了4名硕士、两名博士完成毕业论文,顺利毕业。
学富五车的金展鹏,生活却过得非常清贫,他和老伴的住处十分简朴。家里最值钱的,是一台小小的老式电视机。但是,在金展鹏看来,自己分明是一个“大富翁”,他为社会培育了一批栋梁,还有那些可以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科学探索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