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移植猪胰岛治人类糖尿病

来源:长沙晚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5年10月19日 作者:唐江澎 梁国清 曾慧华

本报讯 昨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宣布,该院王维教授等人在采用移植猪胰岛攻克Ⅰ型糖尿病方面取得了3项世界性突破,使该院胰岛细胞移植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也正因为这些成果得到世界同行的认可,由该院组织的中国(湖南)移植医学暨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国际论坛将在长沙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典等国家的顶尖移植专家将与会。

供体短缺另辟蹊径

据该院放射科王维教授介绍,我国的3000万糖尿病患者中至少有300万人应该进行胰岛移植,但来源于人体的可能供体却不到10万。面对供体奇缺的局面,只能另辟蹊径。

从1996年开始,王维教授开始从事“移植猪胰岛攻克Ⅰ型糖尿病”的基础理论研究,并于1999年应用于临床。据介绍,移植猪胰岛细胞不像器官移植,只要把器官供体拿过来配型就成,胰腺从小猪体内取出后到植入人体,其间还要经历细胞分离、纯化及功能检测等复杂的环节。给一位糖尿病患者进行异种胰岛移植,需要解剖20多只小猪。

近几年来,他和同伴先后为20名患者成功地进行了同种和异种胰岛细胞的移植,获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有的患者胰岛素用量减退80%以上,很多患者是被抬进医院的,移植后有的不仅生活能够自理,还可以恢复正常工作。王教授称:“目前有18例效果非常好,这一结果非常令人兴奋。”

实现3项世界性突破

经过近10年的探索,王维教授等人在3个方面获得了世界性的突破。

首先是创建了更加安全的移植方法。据介绍,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移植方法是将胰岛通过肝脏的主要供血的血管门静脉植入,这种方法有时可能造成肝脏坏死。王维教授创立的通过肝动脉移植法,安全性大大增加。

其次,王教授和同伴发现,不同人种在移植抗排斥治疗中的副作用有明显差异,例如中国人容易出现白细胞降低,而西方人则容易出现口腔溃疡,他们在研究中寻找到了适合中国人的治疗方案,提高了治疗效果。

此外,探索了异体胰岛和同种胰岛移植中不同的抗排斥治疗的方法。被移植的胰岛主要有同种和异体两种,同种是提取人体胰岛,异体是提取猪之类动物的胰岛。人体移植的排斥性明显较小,但这种胰岛需要人来捐赠,来源极少。为了解决供体资源问题,王维教授努力探索异体胰岛移植中解决排斥问题,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一些抵御排斥反应的特殊规律,为减少异体移植排它反应,继而为解决移植供体严重不足的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伦理争论较少,推广仍需时日

王维介绍说,猪的胰岛素与人工合成胰岛素在功能上可以相互替代,猪其实相对卫生,其医学安全性远高于猴子等其他动物。况且,人、猪的胰岛移植,还不像人类胚胎移植那样会存在伦理上的强烈争论。王维强调,异体胰岛移植是经过卫生部立项允许,湘雅三医院在基础研究上开展项目内的一个临床研究,由于在很多方法上没有具体的标准来限制,因此暂不向外推广。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