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江南“资本”首度牵手楚地“智本”

来源:常州日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7年04月10日 作者:刘敏 姜玉涛

龙网讯-常州日报消息 岳麓脚下,湘江之畔,江南“资本”和楚地“智本”首度牵手,共绘未来“财”“智”新版图。4月9日,由市委书记范燕青、市人大副主任周亚瑜、市长助理王成斌率领的常州市党政企业代表团与中南大学展开首次产学研对接,双方在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进行深入探讨。范燕青表示,常州将以最优的发展环境,吸引包括中南大学在内的国内大院大所大学带着最新最好的科研成果到常州实现产业化,为常州长远发展积聚更多能量和后劲。

四月的长沙,春意盎然。中南大学校园内绿树葱郁,一派生机。常州党政企业代表团的到来受到中南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李健以及学校高层领导的热烈欢迎。中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首批实施“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也是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的高水平大学。目前,中南大学已形成了一支以两院院士为核心,博士生导师为中坚,正副教授为骨干的雄厚师资队伍。现有两院院士15人,博士生导师485人,教授1161人;在国家设立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14个学科设有特聘教授岗位;现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2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501人。中南大学具有很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拥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005年进校科技活动经费逾6.5亿元。“国家科技三大奖”获奖项目数连续五年位居全国高校前十名,2004年跃升到全国高校第一。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专利实施率达70%,居全国高校前列,被教育部誉为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中“中南大学创新模式”。

中南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李健说,作为全国高校第一方阵中的重要一员,中南大学最大优势是科技研发力量雄厚。长期以来,中南大学面向行业、面向地方、面向军工不断加大科研力量,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李健表示,中南大学非常重视与地方的合作,并积极投身于各地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常州是长三角城市群中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中南大学将以此次产学研对接活动为契机,努力当好常州的“三个库”,即科技库——为常州优先、优惠转移最新科技成果;人才库——帮助常州输送更多更好的人才;思想库——为常州的经济发展出谋献策。

市委书记范燕青说,中南大学秉承“经世致用”的校训,积累了雄厚的科研力量,取得了璀璨的科研成果,培养出大量栋梁之材。今天,我们慕名而来,与中南大学开展产学研对接,希望中南大学的科研成果能到常州实现产业化,中南大学的人才到常州创业创新。

范燕青说,常州产业发达,企业众多。目前全市有外商投资企业近5000家,民营企业近5万家,有400多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近700家民营科技企业,这些企业是引进、消化、吸收全国大院大所大学最新科研成果的中坚力量,是把研发成果实施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范燕青说,常州十分重视产学研平台建设,目前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基地内有在校学生7.5万人,建设中的常州科教城内有与中科院合作建设的“中国科学院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目前该“中心”内成立了中科院常州中心智能机械分中心等9个分中心,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东南大学常州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已经启动,目前科教城内已入驻的科研机构24家,在建的试验室等机构23个,实施的科研项目51个,引进海外研发团队3个。

范燕青说,常州的发展需要资本更加有效的投入,需要资源更加节约的利用,需要大批实用型创新人才加盟,需要更大规模的产学研合作,更大规模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以加快推进全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范燕青还简要介绍了将于今年6月15日在常州科教城举办的“2007中国常州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示洽谈会”的有关情况,并真诚欢迎中南大学组团参加成果展示洽谈会,欢迎中南大学各院所与常州企业开展点对点的合作,欢迎中南大学的教授和学子到常州开设实验室、研究中心,与常州企业共同发展。

范燕青最后表示,常州将深入持久地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为常州长期发展播下创新的种子,收获更加辉煌的明天。

我市与中南大学还围绕新材料、轨道交通装备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面建立全面战略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双方表示,将全力推动中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在常州建立相应的研发机构,联合常州地方研发单位和企业共同进行科技合作和成果产业化。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