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我们帮你放飞成才梦想

来源:长沙晚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09日 作者:卿永锋 岳霞

昨日,“长沙晚报大学生成才计划”启动仪式暨庆祝第十个记者节、中南大学校园记者站建站活动现场,导师(左一)与结对的校园记者团队成员一起鼓劲加油。石祯专 余志雄摄影报道

●长沙晚报大学生成才计划昨启动,每年帮助至少2000名大学生提高新闻实践和就业能力

●首个大学校园记者站在中南大学设立,湖南首届十佳大学校园媒体和十佳大学校园记者评选同时启动

本报讯(记者 卿永锋 岳霞 中南大学校园记者 王超 袁双冬 吴燏) 昨日是中国第十个记者节,在美丽的中南大学,一批有着新闻职业理想的学生终于圆了“记者梦”,由长沙晚报为他们量身订做的大学生成才计划正式启动,他们也因此成为了本报首批大学生校园记者。

昨日,中南大学校园记者站建站仪式上,长沙晚报总编辑龙钢跃宣布覆盖全省高校的“牵手——长沙晚报大学生成才计划”全面启动。这是湖南省首个由媒体设立、通过校园记者站形式帮助大学生成才就业的人才工程。新颖、别致的成才计划吸引了来自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学院、湖南商学院等大学的学子们。

近年来,长沙晚报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尤其是今年初,长沙晚报成立教育工作室,帮助青年学子“健康成长、顺利求学、快乐就业”。长沙晚报正以更青春的姿态,深入校园、走进教室、来到寝室,与长沙市150万大中小学生交朋友。

中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刘建华说,“长沙晚报大学生成才计划”是湖南媒体界的创举,不仅让大学生学会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还可以让大学生从职业媒体人身上学到更多的经验、技能和方法,大大缩短成才时间。该校新闻中心主任刘泽民、文学院副院长白寅寄语校园记者们,多向长沙晚报名记者名编辑学习,为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据悉,今后长沙晚报还将与其他高校联手,在全省范围内组建校园记者站,打造湖南大学生成才大本营,每年帮助至少2000名大学生提高新闻实践水平和就业能力。同日,由长沙晚报社牵头湖南高校发起的湖南大学生媒体联盟,还宣布启动长沙晚报杯湖南省首届十佳大学校园媒体和十佳大学校园记者评选活动,将在全省高校的所有校电视台、校报、团刊、电台、论坛等校园媒体中选拔产生。

在启动仪式现场,300余名大学生写下成才心愿投入心愿瓶,并封存长沙晚报报史陈列馆,与记载长沙晚报近60年历史的珍贵资料一同收藏。10年后,长沙晚报将开启心愿瓶,见证曾经的青春激情、追寻学子的成才轨迹。

责任我们永恒的担当

肖应林

昨日是我国第十个记者节,在位于岳麓山下的中南大学,本报举行了省会高校第一个校园记者站建站授牌活动,并正式启动“牵手——长沙晚报大学生成才计划”,以此来庆祝11月8日,这个属于新闻人自己的节日。

在我们的心里,选择这样的方式,不仅仅是为了庆祝这个节日,更在于一种责任的担当。在当今这个思想多元、价值多元且就业形势严峻的时代,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顺利成才,不仅关系着一个人的命运,一个家庭的幸福,更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一家媒体,利用自己的优势,尽可能地营造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学习、实践的平台,这是应该尽到的一种社会责任。还是在今年,本报的读者节,同样把启动仪式现场设在了高等学府。为什么?一样是为了表达我们对学子们成长的深切关注。

不记得是谁说过这样一句话:记者节是一个社会责任感远大于荣誉感的节日。是的,记者,像教师、护士、公务员或者农民一样,本来只是一种职业,但它从出现的那一天起,就当然地派生了一个不可舍弃的内涵:责任。11月8日,每当这个日子来临的时候,我们就会习惯地提醒自己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尽管这一天,会有各种各样的荣誉降临到我们身上,会有温馨的祝福传递到我们的手机里,但荣誉与祝福带来的愉悦,永远不会使我们忘记“责任”这两个字。因为这一天,既是我们的节日,更是我们职业操守的提醒日。

记者,是时代的瞭望者,也是引导者。但要当之无愧地站在这束职业的荣光下,唯有把“责任”当成永恒的追求。如此,我们才能真正成为历史的忠实记录者,社会前行的推动者。我们,湘江边上的一个记者群体,在星城这片热土上,正以夸父逐日的姿态与精神,在奔跑,在践行。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