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成功不在于培育了多少富豪
来源:长沙晚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04日 作者:岳霞
为期三天的湖南省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4月25日晚落下帷幕,中南大学获得5项金奖、9项银奖、1项铜奖,以团体总分第一力捧“挑战杯”。 范警元 摄
“一所成功的大学不在于培育了多少富豪校友,那样会将大学的品格看低,但一所大学应该拥有自己特有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是学术,也可以是拥有人文气质的财富故事。”——黄伯云
周一,教育部“2009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经验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作为全国50所典型经验高校之一,作为在会上进行经验介绍的三个高校之一,中南大学收获了肯定和赞许。这对正在低调庆祝着自己并校十周年的中南大学来说,更像是一份如期而至的礼物。
学校领导人以“捷报频传”来描述现在状态下的中南大学:2008年中南大学在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列第六名,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培养亿万富豪人数最多的高校;在沪深股市上市的全国约1700家上市公司中,有近70家的“掌门人”出自中南大学;2010中国高校国家重大科技进步奖排行榜上,中南大学以6个一等奖位列第二,仅次于清华大学;最近落幕的湖南省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团体总分第一……
中南学子在各个领域的突出成就,不仅给学校带来了就业资源,更成了后继学子们的效仿对象。
A 熏陶人文气质,打造“中南力量”
“我的理想、实践和情操”是中南大学“院士讲堂”的固定主题,黄伯云院士倡议开设并率先登堂讲学。夏家辉、何继善、周宏灏……不管专业,不论研究领域,这些灿若星辰的院士给学子带来的都是足够一辈子体会的人生精华。
初现在学子身上的“中南力量”,通俗地说,也许就是文理兼修的综合素养。中南大学专业以理科见长,与有色金属、医疗卫生、铁道交通行业有传统渊源。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更新着自己的用人理念:技能虽可贵,情商价更高,中南大学也在升级着自己的人才装备。
“我们在课程教育里设置了200多门人文选修课,经常有包括院士讲堂在内的高水准讲座;大量的学生社团活动,我们甚至鼓励学生开高水平的个人专场音乐会;屡获社会赞誉的社会实践不仅在寒暑假开展,现在已经延伸到平常周末。”主管就业的该校党委副书记徐建军说。据他介绍,今天举行的中南大学合并建校10周年庆典秉承一贯简朴风格,重头活动是简短仪式后的中南大学“百队千村入万户”大型医疗卫生服务活动社会实践队奔赴桃江,“我们更愿意把钱用在资助学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身上”。
B “难”与“不难”之间的就业策略
2009届,中南毕业生11212人,截至2009年8月31日,本科、研究生初次就业率94.49%、92.05%,位列湖南高校第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徐建军对这些数据脱口而出。
学校的就业工作者在随时调整着自己“难”与“不难”之间的就业策略。徐建军坦言,因为前期有很好的培育基础,作为最后环节的就业,确实“不难”。但是每年想一万多名学生都顺利就业找到自己满意的岗位,这个工作做起来,也很难。
“像我们最关注贫困生和城镇零就业家庭学生,每年会专为他们开两场招聘会,老师平常一收集到就业信息,首先就会发短消息给他们,让他们先选择。”徐建军说。即使不是专业就业老师,也没办法不“全民总动员”——因为学校根据就业市场调整招生规模,就业率低于80%的专业将减招一个班,就业率低于70%的专业将停招一年,研究生就业率与导师招生数挂钩。这给老师的信号就是:如果你培养的学生社会不接纳,那你自己的“饭碗”也可危。
C 校友“反哺”带来双重效应
比亚迪的王传福、三一重工的梁稳根、中科智的张锴雍等,这些常见于媒体上的名字对现在的中南大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对学校而言,有着突出成就的校友既是招生宣传的最好广告;而在就业时,“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些校友的公司也无疑是毕业生就业的稳固渠道。“像比亚迪,今年就到中南大学来要六百学生,各个专业都有。”中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蒋直平介绍。
“中南大学大学生创业模式我归纳起来有5种形式:第一,比尔盖茨式的,这个我们不一概反对,但是绝不提倡;第二,在校期间创业,在老师指导下创业积累资本和经验,这个也是中南大学学子做得比较多,效果比较好的;第三,毕业后创业;第四,先就业后创业,这个我最提倡,资本、人脉、经验、团队等因素都成熟了,比毕业后就创业的成功率要高;第五,先深造后创业,比如读硕士、博士后再创业,中南大学也有很多硕士生博士生公司。”徐建军表示,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是引导中南学子找到自己的价值平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十年的中南大学有更高的发展目标,这个目标实现,当然要依赖于更多的中南学子的理想实现”。
文章来源: http://cswb.changsha.cn/CSWB/20100429/Cont_1_18_1294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