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发明打破欧美垄断
来源:长沙晚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01日 作者:李杜

黄伯云
【党员名片】
黄伯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长期从事粉末冶金和新材料研究,获多项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2004年,他率领科研团队完成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制备技术”课题,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结束该奖项连续6年空缺的历史;2005年,他荣获长沙市首届科学技术创新贡献奖。
众多财富新贵寻根中南大学
近两年,媒体发现并惊诧于一个有趣的现象——偏居长沙的中南大学,突然成为新世纪众多财富新贵寻根的母校。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和中南大学同学兼搭档打拼创业的财富故事,不是孤本;此前,三一掌门人梁稳根和中南大学同窗组建的创业团队,已制造出一个位居行业全球前十强的工程机械大鳄。
除上述两个神勇团队,有心的媒体深挖发现,目前活跃在国内产业领域的中南大学毕业的企业家多达数百名。以分数论,梁稳根、王传福在中南大学读书时成绩并不出众,却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作为校长的黄伯云认为,考贯全程的高校,必须为更有效地教育和培养实用型人才而转型了。
“需要什么样的学生?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是黄伯云院士在攻克“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制备技术”难题后,着手攻克高校教育改革的制度难关的“提问”。他的结论是,高分未必高能,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大学应该立足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可效法压抑学生兴趣和探索精神、惟分数论的“虎妈”。
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是黄伯云从科研改革转入教育体制改革的原则。他不能容忍高校向社会培养和输送不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博士。
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实验班是中南大学教育体制改革的探索,主要面向大型企业量身培养市场缺乏的高级技术、管理人才。摒弃传统教育模式下,学在课堂,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理论一套套,却浑然不知钢铁是如何炼成、高速铁路怎样运行的纸上谈兵之弊。根据黄伯云的计划,学校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实验班要开进工厂和车间,让学员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在攻坚克难的学习中,成为学识和经验并重的业务骨干。
制定高新技术成果入股办法
作为中国科研实力最强的高校之一,中南大学在金属材料、矿物加工开采、概率论、医学领域均拥有世界级影响力。但黄伯云记挂最多的却多是“软肋”,特别是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关键指标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他告诉记者,创新型国家对国外技术的依存度必须小于30%,即自主创新能力需达70%以上。目前,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率大约只有40%,如果不能依靠自主创新掌握技术特别是拥有核心技术,下一代恐怕还得继续给别人打工。
为提高中南大学科研人员转化成果积极性,早在2000年,富有远见的黄伯云就主持制定、出台了《关于落实国家以高新技术成果作价入股政策的实施办法》,明确“科技人员办企业,其技术类无形资产作价入股,作价入股总额的70%给予技术持有者;横向科研课题的结余经费入股科技型公司时,课题组成员持有入股金额的70%”。“两个70%”的规定,在国内高校科研体制改革中非常前卫。不到一年,中南大学专家教授甚至学生,提出100多个创业项目,创立科技企业27家。其中,有钟掘院士创立的神润科技,何继善院士创立的继善高科,夏家辉院士创立的家辉基因,古德生院士创立的拓金科技,黄伯云院士创立的博云新材,以及何清华教授创立的山河智能等企业。
研制中国自己的飞机刹车片
黄伯云的创新总是紧扣市场主题。1988年,他在美国完成硕士、博士、博士后学习回国,随后投入到炭/炭航空制动材料即飞机刹车材料的研制。当时在市场上,中国航空刹车片长期依赖进口,受制于人。为加快攻关进程,研究小组费尽周折,从国外买回一个昂贵的炭/炭刹车研究样品,对产品解剖时发现竟是个废品。为少走弯路,1997年,他们走出国门,想了解当时炭炭材料国际研究现状,却常被拒门外。国家技术落后遭遇的歧视刻骨铭心,他发誓要做出中国自己的炭炭刹车材料。试验失败了,推倒重来,屡败屡战。终于,2003年9月,他主持研制的炭炭刹车片在飞机试飞试验中获得成功,中国有了自己的原创,中国飞机依赖进口刹车片才能“落地”的历史也从此改写。
在黄伯云的主持和推动下,大型客机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在长签署;中部地区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研究启动;和华菱产学研结合成功与世界第四大铁矿公司澳大利亚FMG合作,确保湖南铁矿石资源安全供应;为武广客运专线、长株潭城市轻轨以及湘衡等多条高速公路的设计、施工等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与长城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中南大学长城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实验室,打造新型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平台……中南大学的一系列创新成果,厚积薄发,持续惠及依托创新驱动的现代工业之都长沙。
中南大学特色专业面临机遇
在谈及未来十年的市场机会时,黄伯云非常乐观。他认为,全球将面临的资源、能源、气候、环境四大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正是中南大学专业特色所在。譬如,在有色金属资源及其他资源领域,中南大学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有色金属学科链。过去,许多资源用过就丢弃,不仅造成环境的污染,而且是极大浪费。中南大学有一个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项目,解决了铝资源再利用问题,使我国铝资源使用年限延长50年。
至今,年过花甲的黄伯云还保持了年轻时养成的“三快”习惯,尽管有好心人提醒他“吃饭快、走路快、工作节奏快”对养生不利,黄伯云总是一笑了之。这也难怪,他的日程安排常常紧凑到以分钟计;前几天,记者约请采访,他只能在新疆、北京、长沙等快速变换的公差或工作地点找空当。他说很享受这样的忙碌,笑称自己有点像《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石光荣,没有科研攻关硬仗可打、没事情忙时,就会浑身不自在。
来源:长沙晚报2011-07-01 A25 http://cswb.changsha.cn/CSWB/20110701/Cont_1_49_173122.HTM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