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跨国救命血明晚抵长
80后韩国青年为湖南湘阴白血病患者捐赠造血干细胞
来源:长沙晚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3日 作者:唐江澎 伍西明 罗闻
黄欣正在无菌层流舱内接受治疗,等待“生命之血”的到来。武海亮 摄
一位是事业有成的湖南商人,一位是80后的韩国青年,两人素昧平生,远隔千里,却因为相同的“血脉”而结缘。明日22时50分,这名韩国志愿者捐赠的造血干细胞将抵达长沙黄花机场。23时30分许,这位商人将开始接受这份“生命之血”,并将成为国内首例接受外国供者捐献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
中年汉子突患白血病
2009年8月17日,对湘阴的黄欣(化名)来说无疑是灰色的一天。因发现身上的皮肤出现血点,黄欣来到湘雅医院就诊。检查后发现黄欣的白细胞数量比正常人高出很多。那一天,黄欣被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2a型,随后住进该院血液科。
针对黄欣的病情,该院血液科一边为其进行化疗,一边进行对症治疗。在专家们的精心医治下,黄欣的病情逐渐得到好转。考虑到亲属间没有匹配的骨髓,湘雅医院于2010年7月为黄欣做了一次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造血功能恢复良好,骨髓癌细胞控制在了5%以内,并且获得完全缓解。
然而,今年6月黄欣到医院复查时,发现有复发趋势。尽管通过再次化疗,其病情趋于稳定,但要彻底根治其白血病,唯一的办法只能通过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来帮助其重建身体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否则,如果在一定的时间里没有找到能够配型的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那么黄欣的生命很可能将走到尽头。
境外求“血”配型成功
然而,寻找匹配的造血干细胞的过程可谓跌宕起伏。在与身边的亲朋好友纷纷配型失败后,黄欣开始“淡然”起来,静静等待命运的安排。
湘雅医院血液科开始四处寻找与其配型的供者。然而,想要找到一个可以配型成功的供者就像是在大海里捞针,几率小之又小。湘雅医院血液科找到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并由该库涉外部的工作人员向包括台湾、新加坡在内的多个地区求援,申请配型检索,但均以失败而告终。
正当黄欣一家几近绝望正准备放弃之时,2011年7月的一天,从韩国传来佳音:当地造血干细胞资料库找到了一男一女两位与黄欣初步配型基本吻合的供者,通过进一步确认10个位点的高分辨结果和严格的体检之后,最终选择了一位1980年出生的男性供者为其捐献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据湘雅医院血液科徐雅靖副教授介绍,在通常情况下,男性供者发生排异反应的可能性更小,因此比女性供者更适合捐献。另外,由于东西方人种间的差异,来自西方国家的供者很难与东方人进行配型,而同为亚洲人的韩国供者则相对来说更容易配型成功。
“生命之血”明晚抵长
本月初,湘雅医院血液科对黄欣的相关病情进行了全科大讨论,同时决定了对其进行放化疗预处理的治疗方案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输注的具体时间。9月9日,黄欣进入该科无菌层流室开始大剂量放、化疗(即预处理),9月23日放化疗即将结束。
今日,来自韩国的这名捐赠者将开始接受第一次造血干细胞采集;如果计数达不到移植要求,明日上午还将进行第二次采集。明日22时50分,这名韩国志愿者捐赠的造血干细胞将抵达长沙黄花机场。
据徐雅靖介绍,像黄欣这类非血缘移植病例的成功率在50%至60%。如果一切正常,只需通过10余天的重建造血,黄欣便能从无菌层流室过渡回到普通病房,经过调养后进而康复出院。
来源:长沙晚报 2011-09-22 A10 http://cswb.changsha.cn/CSWB/20110922/Cont_1_10_183815.HTM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