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湘醫院填補新生兒血壓測定技術空白

来源:香港文汇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1日 作者:王颖 伍西明

湘雅醫院新生兒科專家組的教授們正在為寶寶進行臍動靜脈置管術

3月12日,湘雅醫院新生兒科專家組為胎齡29周,體重僅1280g和1490g的極低重早產兒雙胞胎患者成功施行經臍動脈插管至腹主動脈置管術,精確實現了實時動態血壓測定和血氣分析。該技術填補了中國在這一領域的技術空白,這一成功病例在國內尚屬首次報道。兩患兒在醫務人員的悉心監護救治下順利康復,21日出院。

臍靜脈和動脈是連接胎兒與母親的生命線,臍帶是媽媽給寶寶輸送營養的主要渠道。新生兒及胎兒自然通暢的臍靜脈是通向人體的重要血循環。早在20世紀60~70年代,學者們已發現這一通路在疾病診斷、治療、醫學科研方面的重要價值。隨著對臍靜脈及靜脈導管胚胎發育的深入瞭解和現代醫療科技的進步,保留極低出生體重兒的臍動靜脈,並由此插管建立血管通路,從置管中進行抽血、輸血、靜脈營養及監測中心靜脈壓等治療。這一技術已廣泛應用於新生兒科的救治中,成為NICU(新生兒監護中心)治療的重要手段。

據瞭解,對新生兒進行打針輸液和治療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新生兒血管壁薄,通透性大,輕則發生液體血管外滲水腫,重則發生局部組織壞死,反覆扎針增加小寶寶的痛苦,給救治工作帶來困難,不僅增加了患兒的救治時間,也增加了家長的醫療費用。臍靜脈置管術可減輕反覆靜脈穿刺給患兒帶來的痛苦,避免高張液體藥物對血管及周圍組織的損害。

湘雅新生兒科主任岳少傑教授告訴記者,臨床上,早產兒日益增多,出生體重小於2000g的極低出生體重兒成為研究的熱點。實施臍動脈插管,對新生兒實施中心動脈壓測定和動態血氣分析監測,是提高對低體重兒早產兒救治能力的最重要手段。臨床上通過臍動脈插管,並延伸至腹主動脈,建立動脈通道,能精確地對新生兒進行動脈壓測定和動態血氣分析。該方法避免了受人工加壓、減壓、袖帶寬度及鬆緊等因素影響,能準確、直觀、及時發現瞬間血管內壓力的變化,並能測出極低出生體重兒以往無法監測到的中心靜脈壓;在應用血管活性藥物時可及早發現患者動脈壓的突然變化,為臨床治療提供更為可靠的依據;避免了反覆多次動脈血氣標本採集,減少患者痛苦。

岳少傑教授強調說,這一技術理論上很成熟,並在世界醫學發達國家已有開展,但這一技術操作難度大,要求高。因為早產兒特別是極低重早產兒發育不完全,操作醫生必須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醫師進行動脈插管時稍有偏差都可能出現「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風險。

香港文汇网 http://news.wenweipo.com/2011/03/21/NN1103210029.htm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