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新课改还给学生的不仅是课堂
来源:红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5日 作者:田佳玮
记者1日从中南大学获悉,学校今年的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出台,其中“课堂交还给学生”、“学生参与评定学校机关绩效考核”等多项改革浮出水面。“一块黑板一支笔,一人从头讲到底”“重科研轻教学”、教学方法过于陈旧等一直是大学课堂普遍面临的问题,但今后在中南大学,这种情况将得到改变。(3月2日《新华网》) “众生皆困,唯师独醒”的大学课堂,以其不能自弃的“喜感”频频引得网友段子调侃,然一笑而过后,留给大家更多的还是对大学课堂现状的无奈,似乎学生和老师的“不合作”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常态”。中南大学的新课改,还三分之二的课堂给学生后会产生怎样的课堂境况颇值得期待,只是笔者在此稍作提醒:若要达到课改的初衷,在还课堂时间给学生时还需一并将自由还上。 长期以来,“学生上课参与度”似乎成了国内外大学课堂的标志性差异。国内大学课堂上出现“沉默的大多数”,并非因为中国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学习积极性,也并非因为国内学生没有外国学生思维活跃,而是与国内教学评估制度下长期形成的“板书式”教学模式有关。因为大学对教师的考核更多的集中在科研上而非课堂,这就导致一些老师并不太看重课堂的教学质量,在为课题、职称奔波的情况下,课堂只是排在日程表上的一项“任务”,于是维持着旧有的“板书”教学模式,没有花心思进行课堂形式的改变。 而另一方面,对学生而言,面前老师抛出的问题,“千呼万唤”中之所以能够淡定地保持沉默,不外乎以下考量:其一,出于对自己虚荣心的保护,万一答错了会引得“哄堂大笑”,面子上挂不住;其二,感觉自己见识浅薄,怕遭到老师的否定,贻笑于大方何其尴尬;其三,大家都不说,我“一体突起”,有出风头之嫌,还是“明哲保身”。盖“沉默的大多数”都是这样形成。没有人回答,老师干脆取消提问环节,久而久之,出现“黑板一支笔,一人从头讲到底”的课堂也是必然。 无需对国外大学课堂气氛之活跃深感惊叹,单是看看他们的学生和教授每每为一个问题争得耳赤面红就会登时释然。自由的课堂上,教授的视线不会定格于自己的身份、头衔,从而高高地在上“端”着,以使自己无怒而威;学生也不会因为自己“才疏学浅”,表述观点时如履薄冰。大家首先在平等上打成共识,然后才能让思想站在同一个舞台上交锋。 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相长的过程。知识的流动,思想的碰撞,仰仗的是彼此的见解分享。大学的课堂,不是要教授在“填鸭”的过程中将自己掏空,不是在一张张发黄的ppt中,将观点兜售。它更像是一个pk台,一个战场,每一次上课,都应该将长矛抛给学生,并欣慰地看到莘莘学子争先恐后地前来应战。而大学课堂上沉默的绝大多数,也并非没有表达的欲望,给他们一片自由的空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世界要向外展现。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身素来求稳,却无时不在逃离的路上。如果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我们还有什么地方可以让思想驰骋,可以让心灵躲避的话,大学必应成为其中一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