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名医会诊人体“定时炸弹”
来源:湘雅二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5日 作者:王建星 摄影/王海南
最近,歼-15舰载机研发项目总负责人罗阳猝死“辽宁号”引发各界的深切哀思与怀念。此前,飞车跨黄河的柯受良、著名影视剧作家梁左、毛泽东特型演员古月、小品演员高秀敏、相声大师马季……都因猝死离世。猝死有何发病前兆?医院如何挽救猝死患者生命?面对猝死如何现场救急? 11月29日,湘雅二医院首次向社会公开全院病例讨论,湘雅名医及相关专家就死亡病例进行“会诊”,并解答市民及媒体的有关疑问。 猝死,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特点是死亡急骤,出人意料,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猝死的人中,因心血管疾病猝死(冠心病、主动脉夹层、心肌病等)比例最重,约占40%-50%。 42岁的刘先生,生前在长沙某单位工作,发现高血压近30年未及时就医,今年10月的一天,突然出现背部持续性胀痛,面色苍白,全身大汗淋漓,入院后被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并进行抢救,但由于病情凶险,抢救无效后死亡。 主动脉夹层被称为人体“定时炸弹”,发病急,病死率高,如不能及时准确诊治,患者发病48小时内病死率以每小时增加1%的速度增长,一周时病死率可达70%,三个月可高达90%。在讨论会上,来自急诊科、心血管内科、放射科、胸心外科、血管外科等科室的专家,就该病例进行了讨论。院方介绍,病例大讨论是湘雅二医院2012年开展的一项学术活动,该活动通过对在本院临床工作中遇到的疑难、危重病例进行讨论,由湘雅名医、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成员、临床科主任对一些特殊病例进行分析,总结诊治过程中的经验,利用鲜活的案例,为青年医师的成长提供营养,达到提高医诊水平的目的。该活动每个季度一次,分为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为病例报告,第二个部分为分析讨论,第三个部分由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讲解。参加的人员有知名的专家教授,本院的中青年医生、护士、研究生、进修医生。该活动将作为湘雅二医院的一项学术特色长期进行,不断完善。 1个月前,中南大学向社会发布了首届“湘雅名医”。如何让“名医”更好服务市民,更好地发挥其带动作用,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在病例讨论会上,医院13位湘雅名医也同时亮相,相关专家不仅就病例发飙了自己的看法,还回答了市民提出的相关问题,促进了名医与市民的互动,实现了名医市民“面对面”。 11月29日是湘雅二医院第22个社会开放日,来自社会各界的20余位市民代表应邀参加。有市民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增加了自己的健康知识,加深了对医疗工作风险、救治程序的认识,还目睹了名医的风采,可谓一举多得。据了解,自2010年底首个社会开放日以来,该活动共吸引了400多位市民的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