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南湘雅”:历史中的人与事

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5日 作者:黄珊琦

“南湘雅,北协和”

“南湘雅,北协和”,这句话在中国医学界流传了近一个世纪。湘雅是中国西医的策源地,建院比协和还早。在历时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湘雅人前仆后继,代代相承,以高尚的医德泽被大众,以精湛的医术救困扶危,开创了中国西医的教育体系,铸就了赫赫有名的医学品牌。

如今,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依然是全国实力领先的医学院之一。在2007年—2010年教育部学位中心一级学科评估排名榜上,湘雅医学院的基础医学位列全国高校第1名;临床医学第4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学科均列第7名;口腔医学第9名。截至2010年,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该院共有4篇当选。

湘雅医学院的三所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其中湘雅医院和湘雅二医院为全国“百佳”医院。

2012年,首届“湘雅名医”评选结果揭晓。30位获得“湘雅名医”荣誉称号的临床医师,除了得到临床资源配置、科研条件配套、团队建设等政策支持外,每人还获得100万元研究经费资助。中南大学为何要如此大手笔建设“湘雅名医”工程?张尧学校长说:“人,是湘雅发展的灵魂。一所医院没有名医,就如一所大学没有名师,是不可能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

昔日的“南湘雅”,能发展到今天,得益于历代湘雅人的不懈坚持、努力奋斗,更得益于历代湘雅人在坚持与奋斗中,用血和泪积淀的历史所形成的精神与文化。

颜福庆出诊都督府 为办湘雅得机缘

1910年2月,受聘于雅礼协会的颜福庆博士到长沙西牌楼加盟雅礼医院时,成立于美国纽黑芬、由耶鲁大学部分毕业校友组成的雅礼协会已在湘经营了7年。协会办有由美国人胡美主持的雅礼医院和盖葆耐任校长的雅礼大学堂。曾在医院任医师的有胡美和中国人侯公孝,任护士的是1909年来湘的妮娜·盖治(又名盖妮贞),她是盖葆耐的胞妹。雅礼协会如此安排,最终目的就是要在长沙办一所现代化的医科大学。

1912年,胡美回国,为雅礼协会在长沙的发展计划募捐。这一年,迷信中医的湖南都督谭延闿,患上了来势凶猛、持续高烧的疾病,曾延请城内各大名老中医诊治,但高烧总是不退。直到高热后期,其家人受朋友指点,延请当时主持雅礼院务的颜福庆医师上门诊治。颜医师问清病史后,诊断为大叶性肺炎,随即施药,对症治疗,高烧即退,患者康复。从此,督军谭延闿对现代医学产生了兴趣,委派专人与雅礼协会开始了创办现代医学教育的合作。

1913年7月,湖南省政府与雅礼协会正式签订合办湘雅医学的契约,并组建湘雅医学会董事部。雅礼会定胡美、解维廉、赫尔辉、盖葆耐、爱理为董事,谭延闿委朱廷利、粟戡时、颜福庆、聂其焜、肖仲祁为董事。湘省政府拨款购地3000方,雅礼会购地1400方为建筑医校院之用。当契约向北洋政府报批备案时,湘雅就在上海、北平、广州、汉口、长沙等地的报纸上刊登了招生广告,并对报考的学生采取就地考试的做法,故首届医补习科学生20名,于1914年1月22日,即民国三年的腊月初八,便在长沙浏阳门正街租赁的民房内开始了学习,可谓边筹备边办学。当时的校长是胡美。

为什么这一合作事业要称之为“湘雅”呢?胡美说他的老朋友聂先生(湖南育群学会的书记聂其焜,笔者注)提议:“我们筹划的是湖南人与雅礼会合作的事业,湖南省简称“湘”,而雅礼会的第一字是‘雅’,我们就称这个联合团体为湘雅医学教育协会,无论谁一听,就知道它是代表湖南与雅礼。”从此,学校、医院和护病学校都将冠名“湘雅”。Hunan Yale是湘雅一词的最早英文拼法。

三度签约 中美合办南湘雅

1913年7月,湘省政府与雅礼协会签订的契约,称之为中美合办湘雅的首约。合约报批备案时,北洋政府以“地方政府与外国私人团体缔约案无先例”为由,电令湖南取消合约。于是,便有了双方后两次的签约。

一是1914年春,北平的湘籍士绅30余人组建湖南育群学会,于1914年7月,代湖南省政府与雅礼会再行签订与确认前约,有效期10年,使私立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于1914年12月8日在长沙潮宗街正式开办,成为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所中美合作创办的高等医学教育机构。1915年2月,湘雅医学会正式接收原在长沙西牌楼的雅礼医院与护病学校,并将其迁入潮宗街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的东边,更名为“湘雅医院”和“湘雅男女护病学校”。当时,颜福庆任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校长,胡美任教务长兼医院院长,盖妮贞任湘雅男女护病学校校长。中美合组的湘雅医学会董事会共同管理上述三家单位。1917年底,雅礼协会在长沙城北门外麻园岭建成病栋楼并投入使用,医院、护校同时迁入。1919年12月,由湘省政府拨款,耗资15000光洋,育群学会在医院的东边建成校舍。1920年春至6月26日,医学专门学校的师生分两批由潮宗街全部迁入新校舍。至此,湘雅系统的学校、医院、护校定址于长沙麻园岭。隔东西走向的北大马路(现叫湘雅路)与路北的雅礼大学堂南北呼应,构成了长沙城北的高校区。

1921年6月,湘雅首批学生,经陆续淘汰8人后,如期毕业的只有10名。是年8月,由中华医学董事会资助,校长颜福庆偕夫人曹秀英、长女颜雅清赴美,进修眼科一年,胡美代理学校校长职务。这年秋,湘雅在校学生7个年级共7班,计175人。

据1920—1921年该校第五次校订章程载:

湘雅组织于民国三年即1914年,系美国雅礼会与湖南育群学会订约合组,以提倡医学为主旨。呈请中央由国务院暨……各部批准立案,同时呈由湘政府批准立案。所有建筑及经常各费,合约订明,双方分任……本校之组织,开中外合作之先河,得臻各方同情之表现。该校购定长沙北门外地基五千余方,约14英亩(合85市亩),为建筑校舍及医院之用,新校舍第一部分业已工竣,于九年春迁入。

能容男女病人120人的湘雅新医院;能容病人80人的湖南红十字会医院;能容50病人的湖南肺痨医院;各院门诊每日约计200人,皆为本校学生临诊临床实习之地。

1921年秋冬时节,美国政府教育视察团对中国境内的现代医学教育机构进行了详细考察,湘雅自在其考察范围。视察团在考察了协和等医学院校后,南下长沙,要看看与美国私立名校耶鲁大学有较深渊源的湘雅,其办学水平是不是与美国的甲种医学教育程度相当,值不值康涅狄格州政府为其毕业生授予医学博士学位。

1921年底,视察团一行来到长沙,受到代校长胡美等湘雅人的热情接待。在近10天的实地调查中,首先吸引视察团成员眼球的是同处一隅、挺拔巍峨的湘雅医院大楼和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的教学楼。经他们对湘雅的系统考察,并将考察结果与中国境内已被考察过的现代医学教育机构,以及美国国内的高等医学教育水平进行了比较后认为:“湘雅为全国医学校院程度最高之一,应居北京·洛氏善捐部所办协和医校院之次。中外合办,尤为难能可贵。惟地点稍僻,财力不雄,宜联合中南各省区各教会通力合作,扩充光大。至交通不便,则宜迁地为良云。”此后,人们一谈起中国的现代医学教育便有了“南湘雅,北协和”的说法。这就是中美第二次签约后合办湘雅的情况。

二是中美合办湘雅的续约。上次合约,有效期仅为10年。经民国政府国务院核准,1925年5月8日,湖南育群学会与雅礼协会再订湘雅续约10年,这是中美合办湘雅的第三次签约。续约与前约不同之点有三:校董会完全由育群学会产生;院董会双方合组;医校更名为私立湘雅医科大学。是年6月,民国政府国务院的内政、外交、教育各部及湖南省长公署内政、教育各司准予湘雅续约备案。7月,中华博医学会医学程度标准委员会审查湘雅程度合格,准予注册存案,为全国注册的七所医校之一。

抗战爆发 张孝骞率湘雅西迁贵阳

“九·一八事变”与抗日长城之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企图昭然若揭,怀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湘雅首届校友张孝骞,于1936年自协和取道山西返回湘雅,受聘为教务长和内科教授。这年,江西省主席、南昌行营主任熊式辉认为蒋介石在井冈山剿共有功,要办一所国立江西中正医学院纪念他。在定院长人选时,熊、蒋看中了时任湘雅医学院院长的王子玕。因此,1937年7月4日,湘雅校董会联席会议议决:在慰留王子玕任院长的同时,举教务长张孝骞教授代理湘雅医学院院长和护校校长;8月5日,湘雅医学董事会董事长陈润霖签发布告:张孝骞代理湘雅医学院的一切事务。

“七七事变”后,战火阴霾密布长沙上空,引发了湘雅师生对是否迁校的讨论。当时,有人认为必须迁校;也有人认为,战争环境下,外伤病员增多,是外科实习的绝好机会,不主张迁校;更有湘雅医院院长、雅礼协会成员顾仁认为,美国是中立国,日机来前只要在医院楼顶上铺一面巨幅的美国国旗就可保平安。

为应对迁校争论,张孝骞主持召开了校、院董事会,就是否迁校请大家表决。结果是决定迁校并组成迁校委员会。为此,张院长为迁校的选址进行了专门的考察。经对昆明、桂林、贵阳三地考察后,张院长与前校长、时任民国政府卫生署署长的颜福庆博士反复磋商,于1938年8月初决定:湘雅医学院西迁贵阳,但应湖南省政府的要求,五、六级学生,护校二年级以上的学生以及湘雅医院全体留湘。

湘雅未到贵阳前,我国著名的外科专家沈克非教授带领的南京中央医院三支支前医疗队已组建了贵阳中央医院。该院擅长外科,内科相对较弱。当时,由于顾仁的坚持与反对,张孝骞为首西迁的湘雅教师,主要是基础与临床内科的教员。这支队伍与贵阳中央医院合作,正好优势互补,各尽所长。

8月18—19日,湘雅各部仪器、标本、图书及办公要件共约400箱、重约40吨,陆续迁运贵阳。9月,教职员工及一至四年级学生和护校一年级学生分两路向贵阳进发:一路乘火车至广西金城江,转乘汽车至贵阳;一路乘汽车循公路经湘西、黔东直抵贵阳。这次西迁用车,为西南公路运输局的肖卫国局长帮助提供,肖是湘雅潘世 老师的丈夫。10月13日,当年的中秋节这天,18班学生劳远琇等到达贵阳,落脚在城东门外约五六里地的东山上的一座庙宇,标志着湘雅的西迁之路暂告结束。

1939年4月,湘雅在贵阳市次南门外的石硐坡建临时校舍,竣工后迁入授课,该地从此叫湘雅村。是年7月2日,湘雅举行贵阳临时校舍落成仪式。至此,湘雅从长沙迁往贵阳约9个月。8月16日,校董会公选代理院长张孝骞教授继任院长。12月8日,湘雅举行建校25周年暨颜福庆博士60华诞纪念会,标志着湘雅已在贵阳暂时站稳了脚跟。

西迁贵阳,湘雅初称湘雅医学院贵阳分院,因行政系统的核心在此,学校必须保持与湖南省政府的合作。另据档案记载,1938年12月到1944年秋,湘雅在湖南境内开办了湘雅医学院沅陵分院、沅陵三吾古寺的湘雅传染病院、耒阳寿佛殿的湘雅医学院耒阳分院、益阳东坪镇的湘雅医院东坪诊所、酃县卫生工作室。1939年6月起,湘雅高级护士职业学校暨湖南助产学校与长沙仁术医院附设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合办于湘雅医学院沅陵分院。

私立湘雅改国立 再迁重庆

由于学校西迁,兴建校舍,湘雅办学经费拮据,张孝骞发起国立运动。1940年6月11日,民国政府国务院第469次会议通过湘雅医学院国立案。8月13日,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发高字第26401号训令,公布私立湘雅改国立的办法,使湘雅医学院由私立变成了国立,从而增加了一道办学经费的来源。在学院由私立改国立的问题上,顾仁等雅礼协会的成员一直不能理解。学院虽然国立了,但湘雅旗帜下的湘雅医院、湘雅高级护士职业学校直至1951年12月8日前,仍为私立体制。由此派生出“私立湘雅医事中心”,其目的是通过这一中心继续保持与雅礼协会的联系以及国际学术交流渠道的畅通,处理湘雅各单位的财产,协调各单位的关系。

国立后,张孝骞亲自择定“公勇勤慎、诚爱谦廉”为湘雅的院训。1941年6月1日,《国立湘雅医学院院刊》第一卷第二号,推出了《国立湘雅医学院院歌》及歌词说明。1942年,反映湘雅办学特色的《国立湘雅医学院要览》刊出。

1944年11月,由于日军的侵略从广西的金城江深入到了贵州的六寨,湘雅村大部分校舍为伞兵鸿翔部队所占,日常教学工作无法继续,湘雅只好尽早离开贵阳,再迁重庆。

从贵阳迁重庆,湘雅绝大部分师生是步行往重庆的:有拉板车运行李的,有赶奶牛驮行李的。当时,学院将学生分成10个小组,每组配一二位能看病的老师,备药物细软一挑,一路出售学院药物和细软,以便沿途行医糊口。

1944年12月7日下午,师生们开始了经黔西北直往重庆的逃难行程。次日,是湘雅医学院院庆三十周年的纪念日。凄风苦雨时分,步行师生们来到黔西北一个叫三桥的地方,停歇在路旁的一间草棚里,自发地唱起了《国立湘雅医学院院歌》,以示大家对院庆的纪念。歌中唱道:“长沙张仲景,医学溯先贤,泱泱乎流风千载,湘雅树中间。椎轮始业自谭胡颜,历尽艰难颠沛,壮起直无前。院训指薪传,公勇勤慎,诚爱谦廉,求真求确,必邃必专,宏创造,利人天,发扬光大,亿万斯年。”歌声肃雍宏伟,穿过草棚,回荡在峰峦叠嶂的三桥上空,预示着湘雅人一定能战胜困难,到达重庆。

步行师生,耗时5—10个日夜,历经千辛万苦走到了遵义,才有一些机构援手,让大家全部改乘汽车抵达重庆。12月20日,院长秘书盛泽斌于重庆陆军医院致张孝骞院长的疏迁报告称,18日到渝,总计在陆院报到者67名。

刚到重庆,湘雅无处可投。第三届校友、陆军医院院长李穆生收留了落难的母校师生。后来,陆院与中央医院共同承担了湘雅学生的实习任务。

在解决教学场地和学生居住的问题上,有两个人帮了湘雅的大忙:一是张院长的中学同学、兵工署技术司司长郑家俊向署长俞大维说情,将重庆市郊杨公桥 “留园”的兵器陈列所仓库用房三栋,借给湘雅作为落脚点和前期教学地,条件是张院长必须为其属下员工做义诊。湘雅在重庆的一年半,张院长不断履行着这个承诺。1945年3月,原以被救济的名义、住重庆南岸黄桷垩10公里处的一、二年级学生,正式在“留园”仓库复课。

二是军事委员会第二厅厅长郑冰如,无偿拨给高滩岩测量学校破旧空房两栋,经修复后作为湘雅在中央医院实习生的住房。直到1946年6月底,湘雅师生才分批撤离重庆,复员长沙。是月,张孝骞受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访问、考察与讲学,由肖元定出任代理院长。1948年4月,凌敏猷接任湘雅第四任院长。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部接管国立湘雅医学院。1951年12月,湘雅医学院受命接管湘雅医院、湘雅高级护士职业暨湖南助产学校。从此以后,湘雅系统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不断发展自身特色的医学教育事业。

(作者为中南大学校史办主任)

光明日报2013年01月18日13版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