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身边的共产党人】郑传均:情义智者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08日 作者:刘彤丹

编者按:他们,和许许多多中南人一样,生活、学习、工作,勇于担当,坚守各自岗位;他们,又和许许多多的中南人有着些许不一样,践行人生的根本价值,实现人生的理想追求,“为人民服务”是他们矢志不忘的初心。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共产党员。
    值庆祝建党95周年暨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召开之际,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特设“身边的共产党人”专栏,在校报、电视台、新闻网站、新媒体等讲述这些身边的共产党员的生活故事和心路历程,以使每一位受众从中获得启示,亦提醒我们每一个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我的人生经历或许无法被复制,但我想在言传身教中告诉我的学生:多读不一样的书,多尝试不同的人生体验,成为大气和有情义的人。” ——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教授郑传均

49岁的郑传均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不是学者的严肃,而是通达的气度。“不要称呼我‘您’,喊‘你’。”面对来访者,他多次提醒。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在评价郑老师时,许多同学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大气”二字。

“大二竞选班干部的时候,我落选了。”这对于此前一直担任班委的于佳卉来说,多少有些尴尬。

当班导师的郑传均感觉到了佳卉的低落。班会过后,他走过来和佳卉聊天,委婉地解释了落选的原因。末了,郑传均告诉她,“落选没什么大不了的。你要感兴趣,学校里还有更多机会等着你去尝试。”

但凡学生有诸如此类的烦恼来找郑传均时,他总会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态度去宽解学生。

“如果用相对功利的态度去做事,就会过于注重成败,容易带来种种压力和负担。”郑传均说,“但如果能够做到享受过程,专注于事情本身,那就不会患得患失了。在精神自由的状态下,把事情做好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在对待班级学习情况,各种校园比赛时,郑传均总是提醒学生,不希望他们和别的班级去争输赢。“享受过程,自己做到最好就可以了。”

郑传均不拘小节,不急功近利的个性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就像个侠客。”曲文佳同学说。

“我的人生经历或许无法被复制。”当问及从容的人生态度与人生经历是否有关联时,郑传均表示,他曾经辗转在不同城市之间,从事过很多种职业。丰富的阅历加速了他对人生过程的注重。“如果没有这些经历,或许我还不能学会坚持享受过程带来的快乐。”

是“父亲”亦是“兄弟”

从1996年起,郑老师开始担任学院班导师。至今近20载,他一直都没有间断过。“讲情义”是他和学生相处的基本态度。

早年,郑传均的妻子曾有抱怨,丈夫花在学生身上的时间太多。但有件事让妻子开始理解和支持丈夫的工作,也让郑老师更加用心地对待每个学生。

曾经,郑传均的班上有个从大山里来的贫困学生。男孩内向敏感,学习吃力,但很愿意刻苦努力。自入学起,郑传均就注意到他。

一次,郑传均趁过节邀男孩到家里“加餐”。席间,男孩沉默寡言,只夹着眼前的几个小菜,始终低头扒饭。

“来,吃个鸡蛋。”见他不敢夹菜,郑传均的妻子从远处给他夹一只双面煎得黄澄澄的鸡蛋。

怯生生地道过谢后,男孩把煎蛋盖在饭上,迟迟未动。过一会儿,他又把煎蛋悄悄放回附近的菜盘子里。

“为什么又放回去了,不喜欢吃鸡蛋?”男孩的举动被郑传均看见了。

害怕郑传均责怪,男孩连忙支吾道:“我怕这么好吃的东西吃完,下顿饭就没有了。”

“他能从闭塞贫困的大山里考出来,很不容易。”郑传均说。“所以,我更要帮助像他这样的孩子,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面对这些和女儿年龄相仿的学生,郑老师已经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因此,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无需更多解释。

商学院2010届毕业生王海波回忆起郑传均时谈到,有次晚上上课,教室外边突然冒烟,郑老师马上疏散学生下楼,同时还打了119。大伙儿出来后,却发现他没出来。等找到郑老师的时候,他轻描淡写地说:“去巡楼了,看看还有没有晚自习睡着的同学。”

今年4月,郑传均在外出调研的途中,在旁人还未反应过来的时候,就跳入河中,救起不慎落水的女童。当时,他的鞋袜都没来得及脱。

“我没有怎么告诉别人这件事,我老婆也是看了报道才知道的。她说:‘你怎么没汇报私自买了双皮鞋?’”在学校表彰道德风尚模范集体及道德风尚标兵的仪式上,郑老师纵身一跃,跨上演讲台发言。幽默风趣的开场白引起在场师生善意的笑。

尽管像父亲疼爱儿女一样关心学生,但郑传均也希望,他和学生之间没有长幼尊卑的隔阂。用郑传均的话说,他希望学生们都是他的“好兄弟”。他还坦言,平等对待每一个人,是他从小就有的习惯。

“郑老师虽然是长辈,但有颗“童心”,没有任何架子。”国贸1501班的高思其说,

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甚至可以延续到毕业多年之后。

有一年,郑传均到外省开会。一个毕业多年的学生知道后,让人驱车4个多小时,载她来见郑老师。那时,她刚生产不久。

正因为郑传均多年在班导师岗位上的坚持与独特的育人理念,2014年,他获评校级优秀班导师标兵。

“做一个内心强大的智者”

“做一个内心强大的智者。”是郑传均在新生课上一定提到的话。这是他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他自我追求的目标。

“智者”指的是智慧的人。在郑传均看来,拥有智慧的人是有清晰自我认知,并能充分把握整个社会和世界。

因此,郑传均非常注重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去建立这种认知能力。“在大学里,不仅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框架,还要广泛涉猎其他专业的知识”。在给学生推荐书单时,除了推荐经贸专业的书籍,郑传均还特别推荐了人文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的书。“读书要杂,涉猎要广。”郑传均颇有心得。

“读书人一定要做个‘杂家’。”除了阅读本专业的书籍以外,郑传均从年轻时就涉猎天文学、物理、医学等方面的书。路过书摊书店,淘几本泛黄的旧书回来挑灯夜读,是他业余时间的一大享受。

读书的本质在于思维能力的提升。“或许你在看完一本书后,无法长时间地记住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但消化不同领域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掌握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人的思维能力就在此过程中得到提升。”

除了要求学生修炼智慧,郑老师还有意培养学生的强大内心。

“小有工作生活的不顺意,大有生离死别,这些都是人生的必经之路。”他希望自己培养的学生,在顺境和逆境中都能泰然处之,笑对人生。

郑传均常常用自己的快乐去感染身边的人,脸上总有微笑。学生难免“犯错”,他会当杨批评一番。但是到了第二天,依然笑着和学生聊天。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出自《岳阳楼记》的名句是郑传均的微信签名,儒家文化的修身标准是他所追求的境界。就算偶尔不开心,也不会在他心中留下痕迹。

“人心情不好时候,有时会带来生理上的不适,这就是‘痛’和‘伤’;但不要过度沉浸在不良情绪中,从而影响到整个人的精神状态。”“痛而不苦,伤而不悲”或许可以概括为郑传均的处世态度。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郑传均把他的价值观和关怀都在言传身教中默默展现。

郑传均在评价自己时说,于大千世界,他本尘埃。但在为人师的过程中,他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享受过程,所以我的每天都不曾虚度。”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