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五年回眸】科研改革:让核心竞争力更强

来源:新闻中心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07日 作者:刘彤丹 杨孝明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应充分发挥高校在自身科研管理与监督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推动高校科技体制改革,促进高校科研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校在青年科研人才培养模式、科研成果转化、科研经费规范管理等多方面进行科研体制改革,提升科研核心竞争力,改革成效初步显现。

让青年教师在激情蓬勃时潜心研究

2012年,中南大学推出“青年教师不上讲台”的举措时,校内外一片哗然。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的采访时,张尧学校长对此举作了解释:青年教师和青年学生,应该是我们国家创新的主力军,要把青年教师的教学任务减下来,使他们在最年轻、最激情蓬勃的时候,集中精力做创新性的研究。

从2012年开始,,对新进青年教师,学校规定,未晋升副教授或副研究员之前,不承担教学工作,只考核科研工作,8年内无需承担教学任务,专心科研,中途只考核一次,8年后验收成果。对少数潜心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有明确研究目标的教学科研岗、科研为主岗教授及研究员,短时间难出成果的,学校将主要考核岗位职责和研究进展情况。

学校给予青年教师设立专项基金,以保证科研顺利开展。学校每年投入2000万元,对新进理工医、人文社科类青年教学科研人员分别给予一次性资助科研启动经费20万元和15万元。还在每年投入1000万元的教师研究过渡基金,鼓励教师稳定、深入地开展长期性研究工作。

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吴晓林在2011年成为中南大学的青年教师,他把学校为新进教师提供科研经费支持的行为称为“雪中送炭”。他说,对青年教师起步阶段的支持非常重要,学校提供30万元的经费支持,能成为科研的增长点。“否则,我们要苦于谋生,哪里赚钱就去哪里搞,学术也会功利化,难做出真学问。”

针对各层次、不同年龄段的科研人才,学校已初步构建完备的中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体系。针对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人才,实施“升华双英计划”;针对40岁以下的优秀人才实施“升华学者特聘教授计划”;针对45岁以下的学科学术带头人实施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和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

此外,我校还给予教师充分物质保障。近五年来,学校积极拨款,教职工工资水平稳步增长。教师们,推行高级职务教师学术休假制度,稳步上升的工资收入,为他们发展事业提供了坚强的物质保障。

让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

高校作为科研创新的重要场所,承担着许多重大科研任务和科研课题,在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我国整体科研水平、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高校来讲,加快科研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不仅是自身的重要职责和任务,也是提高办学水平、提升整体形象和声誉的必然要求。

我校通过构建面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服务平台体系,进行创新任务协同,实现学校校内相关学科间以及与校外的企业、科研院所间的项目协同,着力解决行业发展中需解决的问题。努力推进研究成果转化,促进经济发展。

依托学校优势学科,科研管理部门统一管理校企、校地、校区、国际(企业或研究机构)双边或多边技术合作,深化与行业的龙头企业和重点区域战略合作,共建了一批产学研合作基地。

湖南有色控股集团在学校设立“湖南有色控股集团――中南大学有色金属研究基金”,总额5000万元,吸引了一批稳定的专家团队深度参与公司的技术创新活动,有效地发挥了学科交叉解决复杂难题的能力。

2009年,博云新材与全球最大的航空航天业务供应商霍尼韦尔共同组建霍尼韦尔博云航空系统(湖南)有限公司。该公司成为国产大飞机——C919大型客机的机轮与刹车系统唯一供应商,为我国打破世界大型客机生产垄断贡献一份力量。

跨区域科研平台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果。2012年,在清远市设立“中南大学技术转移(清远)中心”。其中,“废铝再生制备汽车用高端挤压材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和“废杂铜短流程直接生产高品质铜材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两个项目,成为2013年广东省科技厅产学研合作重大专项。

通过国际交流合作,学校为外企提供技术支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目前,我校已经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所大学、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近年来,我校协助华菱公司参股澳大利亚的FMG,获得年供铁矿2000万吨的额度;联合华菱涟钢启动开发湖南省7亿吨低品位铁矿;华菱湘钢采用我校球团制备核心技术,投资5亿元与巴西CVRD公司合资在湘潭建设年产240万吨球团厂。

2010-2014年,全校共申请发明专利2898项、实用新型专利474项;发明专利授权1566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55项;2011-2014年全校专利转让收益5297万元。

让科研经费花得更有效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经费均呈现大幅增长趋势,科研经费已成为学校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明确经济责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才能确保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

2013年5月,我校出台了《关于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推进科研内涵式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文件中提到,需要进一步加强与规范科研经费管理与使用。

在此之下,我校通过在管理人员分配,科研经费支出管理以及科研经费的使用三个方面来对科研资金进行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

为了让资金管理责任落到实处,学校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实行科研经费校长责任制。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分管财务、科研工作的校级领导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分工负责。

在科研经费支出管理上,学校在计划财务处内增设科研经费管理科,加强和规范科研经费的预算、使用服务工作;还建立科研人员绩效账户和科研发展基金账户以及科研经费使用内部审计制度,对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以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监控,防范经费违规使用。

2013年,学校明确要求,技术开发类进校经费可提取不超过项目经费总额30%的绩效费,技术咨询与服务类可提取不超过项目经费总额的50%。二级单位管理费提取比例为3%,主要用于二级单位科研过程的公共资源占用及有关管理性的补助支出,以避免科研资金的贪污腐败。

此外,为了鼓励进校资金的流入,我校通过研究生、博士生的招生指标和进校科研经费挂钩以及对于横向经费进学校较多者给予奖励,同时给学院以提成。

学校的科研系列改革,最根本的目的是让科研经费产生最大的效益,把钱用在刀刃上。因此,对培养出更多科研人才、培育出更多科研增长点,对科研实力可持续提升产生了积极作用。近几年,我校科研成果逐年增多,学科ESI排名逐渐提前。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