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人】吴松:病人快乐我才快乐
来源:湘雅三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5日 作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在世,总有自己的追求,有人追求位高权重,有人追求金钱财富,有人追求声色犬马,有人追求平淡安康。湘雅三医院的骨科医生吴松教授,对人生的追求却有着与众不同的见解:“我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从事的本职事业做得最好,我作为一名医生,最大的追求就是让病人快乐。病人快乐了,医患关系和谐了,我才快乐,家庭才幸福,社会才和谐。”
图:2008年5月,吴松教授向湖南省副省长郭开朗汇报地震伤员的救治情况。
不要以为吴松医生的追求过于朴素而视为平凡,真正要把本职工作做得最好,把医生职责尽到极致,让病人快乐,杜绝医患纠纷,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吴松执医从业至今,全心为病人,贴心救患者,没出现过一例因失误而失败的手术,没发生过一次因失误而引起医患纠纷,没有哪个病人对他有过一句怨言,哪怕是病人因手术抢救无效而生命终结,其家属也心服口服……这才是平凡而伟大的成就!他因此而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授予“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称号。为了实现这个朴素的追求,吴松医生呕心沥血奋斗了17年,如今他仍然跋涉在奋斗的路上,不懈进取……
今年才41岁的他,头发白了近一半。在这早生华发的背后,隐含着多少令人唏嘘感动的故事和发人深省的哲理……
把“本职”做到最好
1993年秋,23岁的吴松本科毕业分配到湘雅三医院骨科工作。当时医院还在建设中,到处是推土机和混凝土,只有一栋刚竣工的大楼既当门诊室又做病房。虽然眼前一片黄土,但望着热火朝天的医院建设场面,吴松心里充满了希望。“北协和,南湘雅。”吴松觉得能到湘雅工作,是自己的福气和运气。就是从报到上班的这一天起,他为自己立下了誓言,也是为自己确定的人生境界:“一定不辜负党和国家的培养,一定要对得起5年的大学生活,做一名称职的好医生。”就这样,在老主任和前辈们的言传身教下,他从普通门诊医生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边学边干边攻博,逐渐成长为医院的栋梁之才——骨科主任医生、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在长期的医学工作实践中,在与病人及其亲属的交往中,吴松深切地体会和感悟到了医生的职业责任感和博大的悲悯情怀。作为一名医生,每天给病人看病、做手术,这跟一个农民种地、锄草一样,很普通很平常,似乎都是小事,但对于一个正处在痛苦中的病人及其亲属来说,却绝对不平常不普通,更不是小事。病人把生命交到了医生手中,医生的每一次诊断、每一次检查、每一台手术,都关系到病人活生生的肉体和生命,关系到他还能否存活在这个世界上。从这个意义上讲,医生是掌握病人生杀大权的“判官”!这种体验和感悟,使吴松对“医生”职业产生了一种全新的近乎“敬畏”和“恐惧”。从此,他以一个“生命判官”的身份和心态,谨小慎微、细心体贴地对待每一位病人,以敬畏之心进行全力救治。
不管别的医生是怎么做的,他对于每一个前来看门诊的病人,都要详细认真地进行体格检查。他认为这既是对病人病情的准确把握,也是对自己医术的检验。很多医生问诊一下后就让患者去做CT扫瞄。吴松说:“CT扫瞄其实不是诊断,只是验证,它验证医生的诊断结果是否准确无误。因此,无论对患者病情,还是对自己的医术,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以便作出合乎实际的诊断结论,才是最可靠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些病人本不该做手术却做了手术,白挨了一刀;一些病人必须立即手术却拖延了手术时间而耽误治疗,其原因就是某些医生太过相信CT扫瞄而忽视了体检诊断。
对CT片也有两种态度,有的医生只看看片子,就作出是否手术或如何手术的结论,吴松却不是这样,他除了看CT片,还要进CT室查阅扫瞄后存入电脑的大量数据信息资料,有时要看几百张片子,上千个数据,以便准确判断患者的个体化病情,确定科学的符合其个体的手术方案。因此他的工作时间每天都在12小时以上。即使是看门诊,他也一定要抽时间去病房查房,随时掌握患者病情的进展。有时被别的工作打断而遗漏了一间病房或一个病人没查到,下了班他也要返回病房补查,决不遗漏。他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临床一线与病人一起度过的,哪怕是中午吃工作餐,他也要见缝插针,和自己带的硕士研究生一起,边吃饭边探讨某个病人的病情和手术方案。学生们都被他这种对病人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吴老师,难怪病人及其亲属都要点名让你看病,他们才放心啊!”吴松就问大家:“你们说,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不等大家回答,他解释道:“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的本职事业做得最好,比如当农民,就要勤劳而有技能,让田地丰收;当工人就要技术精湛,生产出合格产品;当医生就要让病人对你放心、信任你。你们的路还很长,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急功近利,要埋下身子好好学医术,前20年是打基础,打好了医术与医德的基础,才有可能做一个让病人放心的好医生。”
吴松的第一个学生张彦,实习结束后到岳阳市人民医院应聘,以第一名的成绩应聘成功。后来他到长沙见吴老师时,满怀感激地说:“吴老师,我觉得在你手下学到了不少真本事,应聘时别人明显不如我,以后你就是我从医的楷模。”张彦的话,代表了学生们的心声。
病人快乐我快乐
把本职事业做到最好,决不是一句空话,它具体落实和体现在对待病人的医疗态度上。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设身处地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制定治疗方案,是吴松的行医准则。有的人家里富裕不缺钱,身子骨有点毛病就“小题大作”,求他做手术。对此,吴松考虑的不是医院创收,而是病人的实际情况需不需要做手术,怎样处置对病人有好处。一位姓陈的湘阴人双髋关节坏死,但能走能动,还能蹲下钓鱼,只是平时稍感不适,几家医院都要他做手术。他拿不准,慕名找到吴医生。吴松对他进行全面检查后,建议他不要做手术,“因为做手术后跟你现在的生活没有多少区别,相反,更换的人造关节经一段时间磨损后会有变化,反而没有你原有的关节好。”老陈听了他的话,回去依嘱打针服药进行保守治疗,几年来病情并没有发展,生活依旧。他觉得吴医生真正是为他着想,心存感激,一直跟他保持着联系。
去年冷水江在一次矿难中的6名重伤员,送来三院救治。其中有个伤员,已在几家医院治疗过,因心理失衡向当地政府和医院提出种种无理要求,甚至赖着不出院。吴松跟他详细交谈沟通。伤员说他是慕名而来的。吴松说:“既然你信任我慕名而来,让我救治,就得听我的,我会对你负责任。”对方连连点头。经吴松手术治疗后,患者亲身体验了吴医生的细心和负责,每天10多个小时围着他的病情转,有时连吃饭喝水都没时间,深为感动,知道他尽心尽力了,出院时毫无怨言,连声道谢。
对于不同病情的病人,不管是否需要手术,做什么样的手术,能否成功,吴松都按实际情况向病人及其亲属反复讲清楚,取得对方的信任、理解和体谅。骨科在医界是被公认的高风险科室,但他从医近20年来,没发生过一起纠纷,没有一个病人来找过他麻烦,相反,无论治好或没治好的,病人都感激他,治愈的,事后拿红包感谢他。可他从来不收病人红包,实在退不掉就交给护士长,作为病人的医药费结算;没治好的,其亲属也都十分理解,很动情地说:“你尽心了,谢谢!”
吴松常说:“没有不通情达理的病人,只有不负责任的医生。只要用心尽力,真正为病人着想了,病人心里会明白的,就会放心,就会快乐。只有病人快乐了,医生才能快乐,医患关系才能和谐。”他向记者举了个例子,有家医院的一位医生因为治疗失误导致患者死亡,其亲属天天举着“血债血还”的横幅到家门口来闹,“你说,这样的生活能快乐吗?”他不无自豪地说:“我可以拍着胸脯讲,我的病人都是快乐的,所以我吃得下、睡得着,能笑出声,这就是病人快乐我快乐,病人幸福我幸福的道理!这也是我一生从医的不懈追求。”
为了48个四川同胞的康复
2008年5月12日中午,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死伤同胞不计其数。噩耗传来,没有谁不心头震撼,悲泪直流。22日下午,院领导对吴松说:“灾区有48个伤病员要来我院救治,院里拟设立‘爱心病房’,由你负责当病房主任。这是一项特殊任务,相信你能完成。”吴松听后,虽然思想上毫无准备,许多熟人还跟他进行了看病预约,但想起灾区人民的苦难,自己作为一名四川人和骨科医生,国难、乡情与天职,都不容许他有任何推辞的理由。他二话没说,坚定地点了点头:“请院领导放心,我一定完成这项特殊使命。”
近50名伤员一下子同时抬进了医院,这在三院的历史上从未有过。当时对伤员的伤情信息知之甚少。怎么办?吴松连夜召集爱心病房的全体医护人员开会,商讨对策,确立了“不误诊、不漏诊、不耽搁”的“三不”救治原则,制定了几套详尽的预备方案,实施医护人员“一对一确定床位”的救治措施。
“这显然是一场硬仗,鼓动的话我就不多讲了,只要想想灾区人民的痛苦,我们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吴松的话掷地有声,像冲锋的鼓点击打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心上。
24日中午,由灾区转运来的48名伤员一抬进医院,吴松就带领大家立即投入战斗,两个小时内完成了对所有伤员的初诊,接着又重点排查、清查创口、全部换药、重打石膏,建立完整的医疗和家庭信息档案。一直累到凌晨两点,大家各自找地方打盹休息。吴松用冷水洗了把脸,又进病房查房……
骨折病人最怕的是压疮,而这48个伤员中就有14个压疮病人。一旦发展为三度压疮,后续治疗和护理将极为被动和艰难。每天,每个病人的压疮情况都牵动着医护人员的心。于是,大家不分昼夜,每隔两小时给病人翻身擦洗,做皮肤护理。而骨折病人又最怕翻身,护理中的艰难,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在大家的努力下,经过仅仅两周时间,所有压疮都已痊愈。
在整整一个半月的救治中,爱心病房的医护人员在吴松主任的带领下,不分昼夜,废寝忘食,轮班抢救,治伤又救心,边治边给病人做心理疏导工作,甚至用手为解不出大便的病人一点点地抠,一遍遍地洗……
在精心的治疗和护理下,伤病员一个个痊愈出院。离别时,他们拉着医护人员的手,流着眼泪,一遍遍地说:“我们忘不了长沙,忘不了你们的救治之恩……”许多人回到四川后,都跟老朋友一样与吴松等医护人员保持着联系,请他们去四川作客。
有什么比病人的感激与快乐更让吴松高兴的呢?“病人快乐就是我的快乐,病人幸福我才幸福!”吴松自己人生的最高境界和无悔的职业追求。但是,他没有满足,他才41岁,作为医生,正当年富力强、如日中天的青春年华,他在不懈努力,将自己的医学知识、精湛技术和对病人的爱,一点一滴地传授给他的学生,像雨露一样渗透到他们的思想与行动之中,变成病人的康复与快乐,变为医患的和谐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