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声龙:挖掘兴趣力,挑战“不可能”
来源:新闻中心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20日 作者:刘钟文 林嘉会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文新院汉语言文学1403班的张声龙凭借一首粤语、闽南语相伴的 《雨霖铃》 摘得“南薰杯”古典诗词吟唱比赛的桂冠。为了更好地还原古人吟诗诵词的情境,除了自己家乡方言——老湘语,热爱语言学习的张声龙还自学了粤语和闽南语。现在的他,即将踏上一段新的旅程——他成了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计算语言学专业的直博生。谁能想到,一个文科生可以让“我要读计算语言学”这样一句常人看来的玩笑话,成为现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他偏爱挑战不可能。
身处迷惘,找寻方向
张声龙是被调剂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一时,他想转到比较热门的财务管理专业,为了达到学校的转专业要求,他硬是成了学习上的“拼命三郎”。学习,是他的全部。相比同专业的其他同学,他知道自己的文学基础很薄弱,常常不能完全体会文章的深层含义,老师要求写诗,他往往是最后一个完成的;甚至连怎么准备考试,他都无从下手,“那时我坐在三教的教室里,书摊开在桌子上,眼神恍惚,不知从何处开始复习,完全是一个糊涂鬼。”
“糊涂鬼”也有他的“笨办法”。他把教材里重要的知识都画出来,并打印出来,然后把书上的诗词歌赋、文学理论全本背下来,包括书里文献的备注也全部一点一点啃掉。“糊涂”的他就这样“笨笨”地啃了一年。
同学对当时的他的印象就是一个字——“拼”!每次问张声龙在哪,得到的回答不是“在三教自习”就是“在去三教自习的路上”。
张声龙用他的“笨办法”在大一蝉联两次加权成绩年级第一。“我是靠 ‘硬学’才得到的成绩。”他戏称。他曾经会为了啃下一沓文学语言PPT,熬到凌晨3、4点钟,匆匆睡几个小时起来继续上课,“对那时的我来说,熬夜学习不算什么,要补‘拙’,就要对自己狠一点。”
成绩优异、达到转专业基础要求的他,在大二上学期转专业面试时却没有通过。“现在看来,其实也是在意料之中,我选择转财务专业只是随大流罢了,并不是真正喜欢。”当面试官在提问有关财务专业的知识时,没有准备充分的他答不上来。
“转专业失败后感觉先前所有的努力都觉得白费了,没有了奋斗的目标。”他回忆道。按他的话来说,整个人就像被卸了发条一样,每天碌碌无为。“那段时间过得飞快,上完课回来就待在寝室里啥也不干,磨磨蹭蹭一天就过去了,有时别人问我今天上课讲了什么,我仔细回忆,脑子里总是一团懵。”
这段迷茫的时间持续了大半个学期,张声龙的专业成绩有了很大的下滑,“现在说起来是像个笑话,不知所措是真的。”
拨开迷雾,确立目标
张声龙开始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回想大一一年的学习生活,大一下学期那门考了96分的数据库技术与应用一直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对很多文科生来说,数据库抽象而难懂,但恰是这门课程为张声龙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虽然已经错失一次转专业的机会,但他想再尝试一次。
就这样,张声龙闯入计算机领域,这为他终日学习汉语言文学的枯燥生活增添了一丝丝不一样的的色彩。在自己专业课程学习之余,张声龙开始如饥似渴地四处收集与计算机相关的信息,阅读与之相关的论文等。很快,他便确定下自己今后要走的路——计算语言学,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虽然计算语言学招收的很大一部分是文科生,但无论是学习的课程还是思维方式,都充满了浓厚的理科气息。张声龙擅长语言学习、逻辑思维严密,在这一方向上有比较大的优势。
旁人讶异于他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变,而张声龙却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在他看来,写程序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因为写出来的程序是可以运行的,是能看得见的;而文学固然美好,但学习文学对自身造成的影响并不能立竿见影,甚至学习了四年并不觉得自己有很明显的变化。“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并做出成绩,这样对我而言是一个价值的确认。”张声龙说,“或许我骨子里是个理科生。”
脚踏实地,终达彼岸
作出这样一个决定,意味着张声龙接下来需要付出胜于别人数倍的努力,才能保证自己专业排名在保研资格要求之内,同时又要自学计算机相关的专业知识,为入学考试做准备。
一旦有了目标,张声龙便能时刻保持清醒,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他心里仿佛有杆秤,无时无刻不在权衡利弊,从不将时间浪费在对自己的目标没有帮助的地方。大一到大四的所有暑假,他都没有选择回家放松,而是留在学校,整日泡在图书馆里学习;他从不参加兼职,因为他认为将那些时间花在看书学习上对自己帮助更大。
在这日复一日无声的坚持中,张声龙也渐渐学会了独处。他发觉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与其呼朋引伴,不如独自一人来得自由和高效。他一个人去跑步、看电影,一个人早上去食堂背书然后去三教或者图书馆自习。“独处是一种成长的过程,时刻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忙,就没有时间感到孤独了。”回想片刻,张声龙很平静地说。
每个人的一天都是二十四个小时,但张声龙的时间看起来似乎比别人多。他用这些“挤出来”的时间在慕课上学习了 《概率论》、《高等数学》、《C 语言》 和《数据结构》 等课程,上机反复练习教材上的课后实验,刷完一套又一套考研真题......在大四时看到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计算语言学专业的招生信息时,张声龙手里已有了沉甸甸的筹码,他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直博清华大学计算语言学专业的入学资格!
如今,张声龙正在用一篇古代文学方向的毕业论文为自己四年的汉语言文学学习画上句号,在这之后,他将成为一个完完全全的理科生。即将踏进清华园的张声龙还面临着不少难题,比如,他在计算语言学专业上基础知识仍旧相对薄弱,从文科到理科的思维方式上需要转变等。面对这些,张声龙表示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之前所有的计划和目标都已达成,接下来,他又有了新的目标:尽快适应研究生阶段的计算语言的学习和科研,做出更多的学术成就。此刻,张声龙的脚下摆着一条崎岖不平的路,但怕什么?去走就是了!正如他一直用来激励自己挑战“不可能”的那句话:世上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已,不为,则易者亦难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