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奋斗中南人】女子三人组:万里援非的光明使者
来源:湘雅二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06日 作者:王玉林 王建新
一位是四入非洲手术近200台的“光明使者”,一位是非洲小朋友心心念念的“Mummy Ping”,一位是打着吊针也不离开岗位的“工作狂”。这样一个“女子三人组”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11月底,她们刚刚完成“光明行”援塞拉利昂项目,回到长沙。先期抵达的,是来自中国驻塞大使馆的感谢信,信中赞誉满满:
“专家组全体成员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圆满完成了此行使命,有力夯实了中塞公共卫生合作基础,为中塞友谊谱写新篇章贡献了力量。”
李芸:4次入非,手术近200台
揭开纱布,病人重见光明的一刻,李芸笑得很开心
“塞拉利昂,我又来了!”11月1日傍晚,布鲁塞尔飞弗里敦的航班一着陆,机舱里走出一个戴眼镜、留长发的中国女生,对着舱外挥了挥手。
她叫李芸,湘雅二医院眼科副教授,这是她第4次因“光明行”项目来到非洲,也是第2次担任项目专家组组长。
与前几次不同的是,这次要去到距离首都300公里之外的凯内马市。那里自然环境恶劣、卫生状况落后,是埃博拉爆发的中心。
这也是中国医疗队首次到该国首都以外的地方开展长时间工作,所以,组长李芸感觉压力不小。为了完成工作,李芸将自己和队友们的日程排得满满的。
早晨爬上“拉风”的皮卡车,从住地一路颠簸来到市政府医院,在既没有空调也没有风扇的检查室里接诊,30多度的高温将大家蒸得汗流浃背。在漏水的手术室,平均每天要完成30台手术,中餐几分钟啃完泡面,就分头继续进行下午的筛查和手术。晚上7点多,走下手术台的李芸,和队友凑在昏暗的灯光下讨论第二天的手术方案。
“一想到今天又能见到一批即将重见光明的患者,我的心情就很嗨。”虽然每天累到骨头散架,但第二天早晨醒来,她又像打了鸡血似的充满力量。
前一天所有接受手术的病人,都要在第二天早上由李芸和队友揭去纱布,这是病人最期盼的时刻,也是李芸最开心的时刻。
“他们在看到我的那一刹那,有的会对着我大笑,有的对我竖起大拇指,有的会使劲和我握手,还有的站起来和我拥抱。”与病人共享光明的美好,是她最大的快乐。
手术进行到后面几天,来医院筛查的病人一天比一天多,蜂拥而至的病人挤满了医院大厅和过道。按计划,项目组早已经超额完成在凯内马市的目标,11月7日,必须转战第二站——塞首都弗里敦。但李芸和团队决定还是多留一天,多做一天手术。
“他们太需要我们了。”那天,李芸和队员们又帮助28人重见光明。
刘萍:非洲孤儿牵挂的“Mummy Ping”
刘萍是一位资深的白内障医生,也是一位5岁孩子的妈妈。听说妈妈要去非洲,儿子万万交给了她一项“特殊使命”:将他亲手挑选的50支笔送给非洲小朋友。
抵达塞国后,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自告奋勇,参加中国驻塞大使馆组织的义诊,赴当地学校,开展眼科疾病筛查,希望完成儿子的“特殊使命”。
刘萍医生在当地学校义诊
那天,义诊结束后,刘萍将笔分发给孩子们。看着那些黑皮肤的学生脸上灿烂的笑容,她眼角不禁有些湿润。
或许是因为自己也是一位母亲的缘故,刘萍每每看到非洲小朋友们总是会产生特别的怜爱。
在凯内马市,看到16岁的孤儿Momodu家境困难。刘萍发起号召,和队员们一道资助了三百美金,帮助他完成中学学业。医疗队离开后,Momodu经常会借别人的电话,跟刘萍联系,聊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亲昵地叫她Mummy Ping。
回国前,刘萍又为男孩单独整理了一个箱子,包括衣物、被单、脸盆、毛巾、牙刷、牙膏、食物、药品、文具等等,写上Momodu的名字及联系电话,托人给他送去。
如今虽然回国了,但Momodu还是会通过电子邮件与刘萍联系,心心念念着这位中国mummy。
邓伟红:伤病不下火线的“工作狂”
“输上液体后的我就只能坐着‘指挥’了,俨然成了手术室的‘女皇’。”11月8日,“光明行”项目组手术室护士长邓伟红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当天是项目组进驻凯内马市的第6天,早上起来她感觉全身乏力,但仍然强打着精神和队友们一起赶往市政府医院。抵达医院,看到挤满大厅的病人,邓伟红完全忘记了身体的不适,立即投入“战斗”。
队友在给邓伟红输液
到11点,邓伟红的不适感越来越强,十分难受,还呕吐了几次。队员们劝她休息,但想着如果自己休息了,接下来近20台手术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完,所以干一会儿,歇一会儿,扛到了午饭时间。
中午的牛奶加泡面,并没有调起她的食欲。领队看了非常着急,找来小电饭煲,给她熬了一碗白米粥,但没想到,吃完又吐了。
手术还剩几台的时候,队友们见她脸色越来越苍白,感觉快撑不住了,赶紧给她输液。但因为手术还在进行,所以她只能坐在手术室,一边治疗,一边“指挥”,并祈祷明天能够痊愈,不耽误手术进度。
当天手术结束,清理完手术室,已是晚上8点多。第二天,还没完全恢复的她,又与队友完成了36台白内障复明手术。
“做吧,做吧,符合手术指征都做吧。对我们来说只是多几个小时的工作量,可对那些个病人来说,是一辈子的事。”这是每天讨论手术时,邓伟红说的最多的话,第3次因“光明行”项目来到非洲的她,总是希望尽自己所能,多帮助他人。
平常工作中,因当地医护人员严重不足,专家组4名医生的手术配台,几乎都要由她一人完成。为了不影响工作,邓伟红手术日很少喝水。手术第一天,她9个小时没上厕所,大家都称她为“工作狂”。
作为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在塞开展的规格最高、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大的专项医疗卫生合作,项目执行的20多天里,队员们完成手术近200台,100%视力提高,所有病人术后情况良好。手术患者年龄最小的仅6岁,最年长的95岁。活动得到了塞政府和民众的高度赞誉,期间,塞卫生部长乌瑞专程前往凯内马市政府医院代表塞政府向医疗队员们表达诚挚谢意。
“再见!塞拉!希望再相见!”“只要祖国召唤,我时刻准备着!”……完成任务启程回国之际,队员们纷纷在朋友圈这样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