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中南良师】许中缘:爱与学生“争论”的法学教授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15日 作者:易永艳
在中南大学法学院,许中缘办公室的大门总是敞开着,不时有学生带着学术问题前来讨教,屋子里时而传出许中缘和学生“争论”的声音。对许中缘的学生来说,有问题找许导请教讨论,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2008年,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后,许中缘怀着满腔热忱回到湖南这片故土。从学生转变为大学教师,许中缘深感教学工作并不简单。几堂课下来,他发现教学效果总是不尽人意。“一是教学方式不被学生认可,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不高;二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也享受不到教学乐趣。”
法学课究竟应该如何上呢?一开始,许中缘尝试着上课的时候随时向学生提问,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表面看课堂活跃不少,但许中缘发现这种模式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讨论时间受限,二是参与主体不多,三是探讨的深度不够。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课堂讨论,并最大化激发学生深度探讨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呢?2010年,许中缘做出一个大胆的尝试,他决定把课堂交给学生,由学生来上课。这与后来教育教学改革中被广泛应用的“翻转式课堂”不谋而合。
许中缘的翻转式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但并没有弱化自己的身份。学生上台展示前,大到框架结构,小到标点符号,许中缘都要一一过目,反复指导学生一遍一遍打磨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我们当时做了将近一百页PPT,被许老师反复指导修改了五六次。”法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李治对此深有体会。展示课题的过程中,针对学生讲解不够详细的地方,许中缘随时提问,鼓励班上的同学共同交流探讨。谈及上课的效果,李治说,“尽管具体的收获很难被量化,但对这个专题的掌握基本达到可以跟人辩论的程度了。”
在许中缘看来,“这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上课有收获,老师也会从教学中得到学问的提升。”
课堂之外,许中缘也秉承着与学生平等交流的从教原则。他常说,“学生不一定比老师高明,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高明,在学术交流上,我们都是平等的。”法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范沁宁常常和许中缘就一些学术问题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让谁。她说:“导师平时写的文章也会拿给我们看,让我们提修改意见。”在许中缘眼里,尽管老师和学生在身份上不一致,但在知识上没有绝对的优劣,和学生一起交流探讨、穷究问题,常常能够互相启发。
许中缘常常从他和学生的争论中找到撰写论文的灵感来源。2018年,许中缘在给学生上《商法总论》时,一组学生分享了关于公司解散的指导性案例。按照惯例,他引导班上的同学就事例中涉及到的相关法律条例一一剥茧抽丝般深入探讨,分析到“公司解散时,表决权在谁手里”问题时,他们发现与该问题相关的“《公司法》第42条但书条款”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许中缘深受启发,提笔撰写《论<公司法>第42条但书条款的规范解释》一文,这对优化该项法律条文,使其更好地指导现实具有重要意义。
“在大学之前,学生几乎是一张白纸,怎么描绘需要靠老师的启迪。”对许中缘来说,老师的使命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016级博士研究生夏沁在入学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术训练,从来没有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那个时候的我写一篇两千字的文章都很困难,更不会查找文献。”她感慨地回忆起刚入学时的情形。
入学后,许中缘对她进行分阶段、分层次的学术指导。“一是以论文写作为导向,在论文写作中增进知识;二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思考什么问题值得研究,应该如何研究学术问题。”许中缘对夏沁的耐心教导宛如一阵助跑的风,夏沁借着这股风“飞”起来了。读博期间她共发表8篇C刊,2篇B类期刊。她博士毕业论文直指“物上之债”这一国内研究的空白领域,获得两个特优、一个优秀的好成绩。今年三月,夏沁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蓦然回首,十余载的教学、科研路,许中缘收获一路芬芳。他指导的学生毕业后活跃在律所、高校、银行等多个领域,并崭露头角。2017年,许中缘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2019年,他选编的教学案例入选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但在许中缘看来,人才培养改革永远在路上,他将继续朝着为社会培育更高、更精、更强的法律人的目标努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