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中南金课】从 “谈死色变” 到 “向死而生”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15日 作者:于上淇 邹海佳

提到死亡,你会想到什么?是一幕幕走马灯般的人生掠影,是一幅幅黑白遗像,是切断了电源开关的系统,还是一张空荡荡的病床?在这个寒意未消的春日,中南大学“向死而生:关于生与死”的公选课教室里座无虚席,气氛火热,180名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本科生正用手中的画笔诠释着自己心中死亡的模样。

死亡不是“敏感话题”

2015年,来自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的副教授孙玫前往耶鲁大学参加了一项生命伦理学博士后研修项目,在为期一年的访学中,她被耶鲁大学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所深深触动。孙玫意识到,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

回国后的孙玫首先在国内多所高校学生中开展了大学生对于生命教育的需求和对于死亡态度的调研。当看到“80%的学生都对死亡教育有所需求”的调研结果后,她意识到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2016年春季,“向死而生:关于生和死”的全校性选修课正式出现在中南大学的公选课名单中。

第一届的选课人数是45人,没有规定教材,甚至没有成熟的课程提纲,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行。孙玫与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讨论“死亡恐惧”“安乐死”“临终关怀”“遗体捐献”等“敏感”话题;在Movie Night,于影片中感受生命的脆弱与死亡的尊严;前往湘雅形态解剖馆感受生命的神圣……

自由的授课形式与开放的话题讨论在学生中广受好评,从第二年开始,选课人数就已经超过了100人。今年是孙玫在湘雅与新校间奔波的第六个年头,这学期的选课人数达到了174人,教室往往座无虚席,后排还挤着许多旁听的学生。

线上课程的留言板上有一条高赞留言:“要有一个健康的环境,让我们讨论死亡。”

孙玫不对学生的观点作过多的点评,在这里,每一种声音都能够得到尊重。在关于“生命的起点”的话题讨论中,医学技术类2020级的王凯佳说:“生命是没有开始的,因为你不知道该从受精卵的形成,还是第一次心跳,还是对世界有了认知的那一刻开始定义。”孙玫听后很赞同,还向她补充道:“生命也许并不一定是有始有终。”

作为一名医生,孙玫目睹过许多生死离别的场景,在授课时,她分享了自己见过的场景,“家属最痛苦的时候,不是发现生命倏忽坠没的那一刻,也不是尸体火化,而是注销户口的瞬间,哇地一声就哭出来,人来世上走一遭,连个来过的证明都没有了,如何不让人悲伤?”接着,她问道:“生命逝去了,它在世上有没有留下痕迹?如果有,那是什么呢?”话音落下,教室陷入安静。

“人死后究竟在世上留下了什么痕迹?宇宙已经存在了百亿年之久,作为一个个体,你对时空的发展没有任何意义,何不做一个现实主义者,把握好自己能掌控的那部分?”“既然作为一个渺小的个体,对于整个时空而言留不下多么深刻的痕迹,那就更要珍视自己的生命,把握好存在的每一秒,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这样的观点争锋每一堂课都有,思维的碰撞让课程变得趣味横生。

“人文素养课程更重要的不是老师教授了什么,而是学生得到了什么,学生的收获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们自己对问题的反思。”孙玫说。

从迎接到告别

学期初的第二次课的主题是“生命从哪里来”,为了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生命的孕育与诞生过程,孙玫带来了一台分娩体验仪。

分娩体验仪能调试到的最高疼痛指数为120,孙玫介绍,“这个指数仍是远远小于真实痛感的。”而疼痛指数才刚到100,志愿体验的机械类20级的男生郑梓昂就已经受不了了。

“我抱着尝试的心态举了手,想感受妈妈分娩时的痛苦,虽然没能撑到120的痛感,但还是更切身地体会到孕育生命的不易。”郑梓昂感慨道。

医学技术类20级的张闯坐在第一排,他清楚地看到了郑梓昂戴着“孕肚”开始体验宫缩疼痛时紧紧皱起的眉头与脸上细密的汗珠。一想到自己的母亲承受了长时间的分娩痛苦,下了课,张闯便向家里打了电话,母亲在电话那头愣了一下说:“都过去那么久了,早就忘记有多疼了。”母亲轻描淡写的语气让他既诧异又感动,“孕育生命的辛苦,生产的艰难和母爱的强大都让我更加懂得珍惜生命。”

32个课时后的学期末,将会是一场“遗体告别仪式”,孙玫会从学生中选出一位志愿者扮演逝者,由从事殡葬专业的老师进行专业的全程引导,让学生更加直接地接触死亡,学会尊重、敬畏生命。

起初,孙玫对志愿者的选择有所顾虑,“我想如果没有同学愿意做志愿者的话,那就我来。”但令她意外的是每一期报名的学生都很多,看到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同学们能够更加坦然地接受并面对死亡,孙玫倍感欣慰。

“让大家谈到死亡时不再隐晦,接受这一与生命诞生一样的自然过程。”孙玫回想起自己开创课程的初心。“我们在迎接新生命到来时的雀跃,和告别一个生命时的悲伤,都是人类最原始的情感。”

学会活在当下

“我没想到关于生与死的哲学问题可以当作一门课程来讲授。”学期初,临床医学五年制20级的李嘉仪怀着好奇来到课堂。王凯佳则带着困惑前来,“死亡教育在中国并没有受到重视,时常有人告诉我们要珍视生命,要好好活着,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为什么要好好活着,要怎么好好活着。”

而对于孙玫来说,“活在当下”就是她想传递给学生的生活态度。课堂上“用心吃一粒葡萄干”的冥想,开展“死亡文化分享party”,吟唱自己葬礼上的一首歌……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让学生打开全部感官,拥抱生命与自然。

学生们在自己主讲的翻转课堂中,把死亡与绘画、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等形式结合起来,让死亡一改灰暗悲伤的色调,绽放出绚烂色彩;在“遗愿清单”中写下自己的遗憾与期待;在“给父母打视频电话,询问自己儿时的趣事”的作业中,观察家人幸福的笑容……

死亡在这样充满温度与色彩的交流活动中变得不再使人畏惧,如何感知生命的美好成为了更为重要的话题。

通过“向死而生”课程,王凯佳已不再纠结于最初的困惑,她意识到自己可以“放慢节奏,边生活边思考,在街边的一朵花、春日的一场雨中体悟生命的意义”。

“诞生与逝去,苦难与幸运,都是生活的常态,学着接受就是一种进步。”广电19级的刘家乐对于死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对于“如何更好地活着”,她打算从坚持健身与阅读开始做起,“强健体魄,丰富自己,是我永恒的人生目标。”

“死亡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生命教育,”孙玫谈到,“学生们从‘死亡话题脱敏’到‘直面死亡’,再到用心去感知生命,热爱生活,这便是这门课的意义。”“向死而生:关于生与死”告诉每一个学生,故事总有结尾,生命总会终结,平静或热烈,但只要有爱相伴,向死而生的每一秒都值得珍惜与庆贺。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