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金课】一堂百变历史课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5日 作者:罗一琛 于上淇
上课铃响,来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生已坐满了整间教室,“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中国语言文学类2003班的唐雨清和郭嘉琪声情并茂的朗诵,将革命烈士林觉民《与妻书》中催人泪下的真挚感情传递至每个学生的心田,一文诵毕,台下掌声雷动。
作为一门全校性的思政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曾受限于“内容枯燥”“师生交流互动少”“学生考评靠突击,专业知识难传递”三大困境。2015年,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组”的五位老师迈出了课程改革的步伐,聚焦“打破三大困局,激发学生兴趣”这一目标,逐渐探索出“线上+线下+实践”的教学模式。
线上平台,打破课堂边界
将近代史知识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线上平台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在线资源包含56个知识点视频、11个单元测验、11个话题讨论、近50篇历史文献资料以及学生创作的10余部优秀微电影作品。在线资源全面覆盖了课程的基本知识。为了更直观地展现近代史的魅力,达到更好的讲解效果,教学团队特意跑到岳麓山、橘子洲、天心阁等历史文化气息浓郁的地点进行视频拍摄。
教学团队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吴争春老师认为:“线上平台的建设不仅在内容上优化了授课形式,也提高了过程评价的科学性。”不仅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自由地进行学习、复习,通过习题自测、单元考核等方式检验近期的学习成果,老师也能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自己的授课效果,从而相应地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线上平台的课程直接对应每个知识点,自己查漏补缺非常方便。”“线上课可以反复看,不用担心一遍没听懂。”“线上课到一些历史景区实地讲授知识,既能‘云’逛景点,又能收获鲜活的历史知识,十分有意思。”学生们对便利、高效、有趣的线上平台赞不绝口。
走出书本,感受多面历史
“同学们可以通过开展研究型学习,在实践中提升学习能力。”相对于“不变”的线上课堂内容,线下课堂则更为自由灵活,在吴争春的课堂上,微电影拍摄、主题辩论、田野调查等实践形式多样,广受好评。
实践活动采用“老师划定大方向,学生自主选择小课题”的方式展开。老师们会向实践小组提供合作建议和评价标准,帮助学生们找到历史和自己所学专业的交叉点,以便他们更深入地进行研究。在去年的课堂上,由湘雅医学院同学创作的微电影作品《“糖丸爷爷”顾方舟》受到了师生的一致称赞。
非临床医学五年类(法医)2006班的田乐乐也选择了微电影这一实践形式,他与小组成员共同拍摄了微电影《雷锋的故事》,对每个细节都进行了反复的讨论才最终确定。“影片中雷锋穿的是工人装束,并非人们常见的军装,这是我们在老师的建议下,结合我们的实际拍摄内容进行的服装调整。”田乐乐说,“拍摄微电影让我们与那个时代的距离不再遥远,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理解雷锋精神。”
从教知识到教方法,从探索老师“如何教”到关注学生“如何学”,如今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上,学生积极踊跃,教学方式灵活新颖,有效摆脱了学生兴趣与教学脱节的问题。
吴争春认为,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不应拘泥于向学生们灌输历史知识,而应该着力于使他们理解与传承中国近代民族精神。课程团队的李兰兰老师谈到,“可能同学们不会一直记住所有知识,但只要历史上的某个人物、某个故事能走进学生的内心,让他们有所触动,那我们的课程设计和教育就是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