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金课】有趣的实验课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5日 作者:李曜宇 赵云逸 刘国湘 王馨瑶
用塑料模型模拟微小的分子、团队协作搭建小型“桥梁”、模拟法庭上人人都是“剧本杀”里的NPC……实验课上,同学们获得实践操作的机会,课本上的结论在手中得以验证。穿梭在不同学院的实验课间,我们发现了许许多多的有趣之处。
超越理论,“趣”在实践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了解分子结构是打开化学世界大门的钥匙。然而,日常生活中,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分子。如何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分子?
在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班的实验课堂上,同学们用球棍模型拼出不同的构像,在纸上画出分子模型的视角图,再拼出化合物的不同异构体,探讨分子结构的可能性。
“理论知识略显枯燥,如果我们能在玩具、游戏、比赛等形式中融入知识和挑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迎难而上,也许就能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化工院2022级本科生王文涵说。
在肉眼看不见的地方,同样有生物的存在——微生物。医学生有一套专门与它们打交道的“装备”:培养皿、试管、接种环、生物安全柜……微生物实验课则是掌握这套“装备”的必修课。“免疫实验和微生物实验都特别强调环境卫生,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要追求时时细心、处处严谨。”日后的工作关乎生死安危,因此,医学生在每一堂实验课中也需要长存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团队协作,“趣”斩难关
技术与外语碰撞,理论携实际齐飞。邓迪国际学院土木工程系的搭桥课上,一个小组就是一支“施工队”。在老师讲授完桥梁应力、CAD制图、碳排放等基本知识后,每个小组要合力用给定数额的木棍、砂纸和胶水搭建一座理想的桥梁。这座桥不仅有严格的长宽要求,还要放在模拟桥墩上进行承重检验。
从绘制设计图到实物搭建,全部需要同学们自主完成。“一开始我在平板上画了一个草图,想用工程软件把草稿呈现在CAD上,得到一个三视图。后来我发现一个组员特别厉害,他自己研究出来3D图怎么画,于是我们就直接有了一个3D设计图。”邓迪国际学院2023级本科生汪冲盈说。
有了设计图,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分工合作。负责测算的同学用测得的承重除以自重,得出所需系数。负责搭桥的同学先架好桥梁底座,再搭建横梁,最后添加叉形木棍来增加强度。组员之间配合密切,力求每个环节不出纰漏。
三周之内,这个小小的工程圆满“竣工”。小组六人克服了全英文授课的困难,甚至从零开始,写出了一千多行代码,攻下了绘图软件编程的技术难关。在一次次团队合作中,大家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升,对专业知识的记忆也更加深刻。
触摸正义,“趣”临其境
在法学院的模拟法庭实验课堂里,同学们有的身着黑色法袍扮演法官,有的身着警服担任法警,有的化身“戏精”扮演起了纠纷双方……课堂俨然成为一场大型情景剧。
模拟法庭实验课是法学院学子的必修课,也是一场“高自由度”的司法可视化行动。“模拟法庭像一个大型的剧本杀。从案件的选择到角色分配,再到我们要在场上具体呈现的内容,都由小组自行决定。”法学院2021级本科生张榄月回忆道。
在实验课上,他们小组选择了一起证据材料丰富、可辩论空间大的故意杀人案件,所有组员一起开会讨论案件,研读裁判文书,分析一审、二审时的争议焦点和核心证据材料的认定,推导判决结果。他们尽可能真实地还原庭审全貌,现场不仅有法官、公诉方和辩护律师,还细心地安排了法警。每一位成员都奉献出了精湛演技:法官控制整个司法流程、完成判决书,辩护律师写好辩护词,证人重新组织证据材料……
挥法律之利剑,持正义之天平。模拟法庭展现了既定规范下同学们对于真实案件和国家法律的理解,更将课堂连接“公堂”,让法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触摸滚烫的法治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