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金课】《社区护理学》:从课堂走向社区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5日 作者:王馨瑶 夏婕
妇幼保健、慢病管理、残疾护理、老年照护、健康教育……市场需求催生新兴职业,现代护理从临床走向社区。《社区护理学》正是适应时代要求,紧密围绕社区护士在“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中的角色要求,融通理论与实践,探索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维护与促进之道,培养高素质学习型社区护理专业人才的一门课程。
多元课堂:贯通理论与实践
“希望上完这门课程的同学,不仅有良好的理论基础,还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课程负责人冯辉介绍,为了帮助学生们一路通畅地“从课堂走向社区”,学院特地将《社区护理学》设置在临近实习的大三下学期,联动多方资源,搭起联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备课组充分运用线上线下资源,形成组合教学模式。线上部分,老师会以中国大学慕课SPOC平台+QQ群答疑+直播+作业等方式,组织同学们完成1-6周的网络教学。线下部分,老师们会根据一个个真实观察到的社区案例布置思考题,让同学们先自主探索,再结合所学,进行护理方案设计。其中最有趣的莫过于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在“社区慢性病护理与管理”这一章节中,同学们会根据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一部分同学充当标准化病人,另一部分则模拟社区护士进行接诊、病史询问、健康指导、家庭访视等工作。通过角色扮演,同学们能够设身处地从居家环境和社会支持的角度,运用专业知识和临床思维考虑实际问题。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相结合成为了新的课题。某些特殊情况的失能病人需要常态化的检测,却不能熟练使用新科技器械软辅。对于这样的实际问题,备课组选择向外看:一方面,他们邀请自动化学院的老师指导学生对护理器械设计进行针对性的修改;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跨院合作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共同解决现实中发现的问题。除此之外,课程还邀请各大企业管理人员走进课堂,开展专题讲座,让同学们既能感受到学科之间碰撞出的火花,又能了解到业界一线动态。目前,以《社区护理学》课程为基础,湘雅护理学院的学生们已经与20余家企业合作进行创新创业项目,并在“互联网+”等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深入社区:培养有“温度”的护理人
与冷冰冰的医疗器材比起来,护理人员应该是温暖的。因此,在《社区护理学》这门课中,老师会要求同学们深入社区,进一步强化人文关怀的意识。
目前,《社区护理学》课程已经与长沙市西湖社区、望月湖社区等7个社区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在社区实践时,会有一批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带领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之中。其中,“换位思考”、“沟通理解”是同学们的“必修课”。比如在实际进行社区健康普查时,很多人对这一概念缺少理解,不愿意配合。这时社区带教老师会结合自己过往的经历,引导学生在沟通过程中可以试着先理解对方,采用更温和的话术和手法,让对方放下“生病羞耻”和焦虑。
在上到“老年护理”相关的知识时,同学们走进老龄化较高的社区。社区里的老人大多是两两作伴或者独居老人,由于年龄较大,在很多时候遇到身体问题也并不能及时去医院就诊。护理人员需要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功能训练、提供健康咨询等。
在实践开始前,许多同学对于“照顾好这些老人的意义”没有实感,而当他们在实践中尝试慢慢听懂老人家并不标准的普通话、尝试和爷爷奶奶们科普和实施健康管理计划、开展一系列的身体检查……经过快一个月的相处,同学们和社区里的爷爷奶奶也处成了好朋友,爷爷奶奶会招呼他们进自家喝茶吃糖,同学们也会时不时带些新奇玩意去给他们解闷。老人们身心健康上的正反馈让大家对于自己工作的价值有了积极的认识,心中的社会责任感也在不知不觉中蔓延滋长。“实践结束时,爷爷奶奶都从家里出来送我们,当时我的眼泪就止不住了。”现在已经在湘雅护理学院读硕士研究生的唐瑶回忆道。
把知识学会,将知识用活,从课堂走向社区,解决实际问题。《社区护理学》这门课程有效打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搭好从校园到社区的桥梁,为培养更多有知识、有能力、有温度的护理人才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