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在第八届“互联网+”大赛总决赛中斩获2金2银5铜
来源:创新与创业教育办公室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4日 作者:隆玲瑜 肖双江 韩雷
本网讯 11月10日至13日,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通过线上形式举行。本届大赛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共有来自111个国家(地区)的340万余个项目、1450万余人次报名参赛。经过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国赛网评等环节的层层选拔,最终有1128个项目入围总决赛。经过激烈角逐,中南大学学生项目团队斩获2金2银5铜,创历史最佳成绩。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教育部与有关部委共同主办,被誉为全国最高规格的学科竞赛。八年来,大赛规模与质量逐年攀升,大赛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落实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成为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平台,展示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重要窗口和世界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梦想的全球盛会。
中南大学决赛获奖团队合影
在本次大赛中,粉末冶金研究院、商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学生团队的《高性能氧化铝弥散强化铜合金产业化》项目以小组第一荣获金奖,在高教主赛道四强排位赛中获本科生创意组全国第十名的佳绩。高性能弥散强化铜作为高端铜合金的细分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业,但其制备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该团队研发的弥散铜合金产品将解决国产替代问题。项目突破了ppm级自由氧含量控制和纳米氧化铝颗粒调控技术两大核心技术,成功生产了高性能弥散强化铜合金材料,制备成本更低,产品性能更加优异,制备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粉末冶金研究院、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学生团队的《智慧金刚石——全球高性能传感检测器件领航者》项目在“银奖晋金奖”复活赛中成功摘金。该项目针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等极低标志物含量检测和早期监测问题,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发明了多形态金刚石电极,成功应用于高灵敏度医用传感器,实现了多巴胺和乳酸等高选择性定量化检测,整体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大健康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学校获得的2个银奖项目分别为: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院、商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学生团队的《“磁热”解“毒”—破局乡村“垃圾围城”之困》项目;粉末冶金研究院、自动化院、商学院学生团队的《固态锂电池用锂硼复合负极材料研发与产业化》项目。5个铜奖项目分别为:湘雅医学院、商学院、基础医学院学生团队的《火睛智检-国内领先的AI病理诊疗系统》项目;粉末冶金研究院、商学院、机电学院学生团队的《众铝新诚-高性能铝基复合材料先导者》项目;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商学院学生团队的《数据驱动的矿山生态修复与治理项目》项目;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商学院、物理与电子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学生团队的《污水处理-资源回收利用解决方案》项目;商学院、计算机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湘雅护理学院、自动化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学生团队的《基于NLP深度学习网络的全网舆情数据多维跟踪溯源与研判预警平台》项目。
本届大赛我校共有1789个项目团队8156人报名参赛,其中高教主赛道1617个项目、“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172个项目参赛,创参赛项目团队数量新高。自今年1月以来,学校先后组织校外专家开展了12轮专题培训;3月召开创新创业工作推进会,鼓励二级学院广泛动员,鼓励学生踊跃参赛;先后组织62位校内专业教师、校外创新创业导师、全国知名投资人等开设线上线下“创新创业训练营”98场,充分利用寒假、暑假对参赛项目进行一对一打磨等全方位的培训和指导。决赛备赛期间,学校在新校区体育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C103路演室、C110室分别按照大赛组委会要求搭建两套比赛环境,聘请专业团队对参加夺金团队进行多次模拟赛训练,邀请线上专家提问、线下专家指导并行,为参赛项目团队提供全方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