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央媒怎么评中南:暖新闻为何在这扎堆
来源:新闻中心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07日 作者:——
“内存善心、如何外化于行?”“从这些青年学子的身上看到——青年有担当,民族有希望。”“看大学生救人背后优秀品格塑造——”……就我校三起学生救人事迹,《人民日报》以《这里暖新闻特别多》为题进行特别报道,继而探究“暖新闻为何在这扎堆?”对这个问题,各大央媒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本网对各大媒体报道配发评论进行汇集,详看各家如何评说中南好青年,感受其中精神的力量。
《人民日报》
走进中南大学——
暖新闻为何在这扎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今年6月,中南大学特意对尹琨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秦丹丹雨中撑伞救人、课题组成员勇救落水农妇三事予以表彰。授予他们什么称号,校方琢磨了很久。“我们最终确定了‘道德风尚标兵’的称号,因为从他们身上,反映出了中南大学的风尚和校风。”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高山说。
校风是什么?中南大学给出了八个字:“向善、求真、唯美、有容”。
上网搜索中南大学师生的救人事迹,除了以上三件,仅发生在今年的,还可以列出一份长长的清单—— 》》更多
《新华社》
为道德正能量传播提供更多“底气”
为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在冷风暴雨中为陌生倒地妇女撑伞守护、争分夺秒下水施救落水农妇……不同场景的救人故事,透出同样的责任担当,中南大学救人大学生群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好青年”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年身上满满的正能量。
勇于担当、乐于助人,这是当代青年应有的优秀品质。“只要能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你要救人尽管大胆去救。如果出了法律问题,学校有法律学会给你撑腰;如果出了经济问题,学校有基金会来支持。”中南大学领导对学生们的明确表态,长期以来为广大师生见义勇为行为“背书”,使中南大学得以形成良好氛围,为学校大学生的义举提供了坚实“底气”。 》》更多
《经济日报 》
青年有担当 民族有希望
近日,中南大学学生接连涌现出主动捐献造血干细胞、冒雨撑伞救人、勇救落水农妇等先进事迹,释放和传递出的浓浓社会正能量,赢得一片点赞之声。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对于唱响主旋律、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树立新风尚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更多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南大学八名学生见义勇为事迹引发热议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近来,中南大学八名学生因为见义勇为等事迹,被学校授予“道德风尚标兵”荣誉称号的事情在当地学生中引发热议,成为众多年轻人学习的典范。》》更多
《中新社》
大学生救人背后优秀品格塑造:文化积淀、才能涵育、友善形象
近期,中南大学青年学子涌现出三起救人事迹,弘扬了社会正能量,被赞誉代表了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
一种文化积淀一种品格
优秀品格才能涵育高尚的行为
《中国教育报》
“大学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炼钢炉”
近年来,中南大学师生见义勇为事件不断涌现,为什么这么多的救人事迹发生在中南大学师生身上,成为一种现象?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南大学师生,试图找出背后的原因。
“一种文化积淀一种品格,优秀品格才能涵育高尚行为 》》更多
《农民日报》
援之以手向善于行
跳入水中,用双手托举生命的希望;蹲下身来,为晕倒的路人撑伞遮雨;捐献造血干细胞,把手“伸”给千里之外的白血病患者。危难之时、风雨之中、生死关头,中南大学的三批学生作出了一个共同的选择:援之以手,向善于行。 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之一,社会对大学生这个群体赋予了更高的期待和更高的道德要求。虽然善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内存善心,但如何将善外化于行更为关键。》》更多